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文/木李
1
毕业十年,大学同学聚会大概是逢年过节最可怕的事情了。
十年前,所有人看起来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十年后,有的人已经买房买车,成家立业;有的人还在为生活努力奔波,过着食不果腹但充满梦想的日子;更有甚者,在家待业,十年。
以相差无几的高考分数进入同一所大学,为何十年后的差距如此之大?一位网友说了这样一句话,切中要害: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有的人工作十年,有了十年的经验,升职加薪;有的人工作十年,用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原地踏步。其实很多人的“努力”,就是这样无节制的重复。
2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每天都在抱怨:
我的大学实在太烂了,我很难进入好企业;
很难进入好企业,我就很难赚到钱;
很难赚到钱,我就很难买一套房子;
等等
作家采铜在《精进》一书中提到: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自觉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己与环境的冲突,这是非常致命的。
最致命的不是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而是为了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拉低自己的优秀。
还有一部分人喜欢用概率和前人的经验来判断事情:
根据去年考研的概率看,成功率只有20%,还是算了吧!
我的领导月薪才比我多1000块,我努力还干嘛呢?
相亲的一般都不太幸福,我还是不去了,反正才30岁!
其实你根本不知道,那些考研失败的,都是没有努力或者中途放弃的;
领导月薪比你多1000块,你以为他指着这1000块吗?他的人脉很可能价值百万了!
相亲的一般都不太幸福,你没尝试过怎么知道呢?
这些人总喜欢用概率和经验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以此来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到推脱和借口。
你看他这么做失败了吧!
你看这事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的原因之一:人们往往为了减少自身与劣质环境的冲突,不自觉地对自己放松要求,殊不知努力这事,就是为了摆脱劣质环境,而大多数人依然还在适应环境。
3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内的一所幼儿园进行的:
工作人员找来一定数量的孩子,把他们分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屋子里放着孩子爱吃的棉花糖、曲奇饼干等。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直接吃掉棉花糖;或者等20分钟,工作人员回来后再吃,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20分钟后,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克服了自己的欲望,剩下三分之二的孩子早早地就放弃了。
12年后当米歇尔再次回访这些已经是高中生的受试者时有了惊奇的发现:
那三分之一的孩子在综合SAT成绩比那些三分之二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他们在社交、学习、体育等各个方面都要优于那些没有控制欲自己的欲望的孩子。
因此,米歇尔提出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效应:糖果效应,也称延时满足效应。
这就是大多人努力程度低的另一个原因:难以抗拒诱惑和自己内心的欲望,追求即时满足。
当我们需要达成一定的目标时,,就要控制住当下的欲望和浅显的满足感。把眼光放在一定的时间后的终极目标上。
4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论什么是文化时,谈到了有文化的四个维度: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其中“无需提醒的自觉”便是对付努力程度低的一剂良药。
这里讲一个雷军的故事:
雷军刚考上武汉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影响他一生的书——迈克尔.斯韦因的《硅谷之火》。通过这本书他知道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从此,创立一家像苹果一样的传奇公司成了雷军奋斗的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雷军戒掉了午觉。他用两年的时间修完了大学四年所有的学分。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他就开始帮人写软件、自己办公司了。28岁那年,他就当上了金山公司的总经理。
雷军曾在一个论坛上说道:“在小米工作的这些年是他一生的最轻松的一段时间。”
雷军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内心,那无需提醒的自觉和高度的自律。有竞争力的人,大多数都是靠内在驱动做事的。千百年来能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5
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软文广告:
《30天教你月入破万》
《28天零基础,写作投稿月入5万》
《30天健身瘦20斤,不反弹》
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捷径”,但其实捷径,才是最大的弯路。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世界短跑名将、奥运会三冠王博尔特,是短跑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脚其实并不适合练习短跑。博尔特的脚稍微有点平足,而且并不是特别像刘翔那样适合运动的埃及脚。到最后博尔特的足弓基本上已经塌陷了。
经过长年的超高强度的训练,博尔特的脚完全就像一个70岁老人的脚,完全不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
马未都曾写过一篇博客说:博尔特的成功,可真不是白来的。
NBA运动员詹姆斯曾评价他:他是我见过的在田径场中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科比评价:毫无疑问,博尔特绝对是个天才。我不知道将来他是不是愿意打篮球,但可以肯定,如果他带球快攻,我肯定防不住!
这也是对付努力程度低的第二剂良药,永远不要轻信作为的捷径。凡事都有方法,但一定没有捷径。成功的背后,一定是数不尽的汗水和泪水,而非几十天的“捷径”。
6
马伊琍在《圆桌派》上讲过一件关于陈道明的事:
众所周知,陈道明可以算得上中国演艺圈殿堂级的演员了。在拍摄《我的前半生》时,
因为陈道明是来客串的,他的戏份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靳东、马伊琍这些主演在演戏。而陈道明在没有他的戏的时候,就静静地站在旁边看,从来不会一个人离开去喝茶或者玩手机。
有一天马伊琍问陈道明为什么这样?
陈道明回答说:“因为我们这帮那个时代的老演员的表演,是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的。我来看你们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的,我来学。”
作家十二在《不畏将来,不念过去》一书中提到: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化都要快的时代,只有保持持久的学习力才是最有效的努力方式。这也是克服努力程度之低的第三剂良药:保持终身学习。
7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罹患癌症前曾经是个拼命三郎:
22岁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
27岁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29岁到35岁,他在苹果公司从一个经理到全球副总裁;
44岁,担任谷歌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48岁,创立“创新工场”。
然而在这一切荣耀的背后,却是:
大学里每次要考试的时候就会灌咖啡,
有时候一个晚上可以喝十杯咖啡不睡觉;
进入职场后两三点睡觉是常态,
平均每天睡5个小时;
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没时间陪伴亲人。
52岁那年,身体对他下发了“癌症通知”:李开复身患淋巴癌。患癌后的李开复终于开始审视自己。
他开始有规律的睡眠、饮食,开始跑步,健身。两年后,李开复痊愈了,但从此他也变得很多。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他依然还在坚持着。
培根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努力固然重要,可是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于人于己不仅仅是负担,更是一种警告。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而言,确实轮不到拼天赋,但也不要去拼健康。
8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每天因为别人的成就而抱怨,抱怨自己的出身,抱怨自己的愚钝
但更应该抱怨的是自己的不努力。
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环境可能会对你产生影响,但那并不是你不努力的理由;即刻满足可能是人类的本性,但那并不是你不奋斗的借口。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一定都是高度自律的人、一定是保持学习力的人、一定是注重健康的人。
就像俞敏洪说的:掉到水里你不会死,待在水里你才会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
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职业、什么背景,都请一定要努力下去。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生,差的真的不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