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生活家青春

快中有慢 才安好

2017-05-05  本文已影响40人  十里不如你

白居易曾有诗云:“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人生如此短,路却那么长,定要好好走才行。

我们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每天步履匆匆。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是一个流动的世界。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远方,我们焦虑,我们努力。

达到目标,是非要勤奋努力不可的。

漫画大师丰子恺,对于学习用了“苦学”一词。

“我对于学问相信用机械的方法而下苦功。知识这样东西,要其能够于应用,分量原是有限的。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实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

“我的读书,不得不用机械的方法而下苦功,我的用功都是硬做的。 ”

奔梦路上,哪能没有汗水;

光鲜背后,哪能没有心酸。

成功,一个充满诱惑的词,为了成功,我们在行动。

一万小时,你达标了吗?

刻意练习,你实践了吗?

每天扪心自问,继续前行。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理想在远处,需要行动去到达,但我们不能只要远方,眼下还有生活。

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李欧梵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曾写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却是“赶日子”,而不是“过日子”。

就拿自己来说,每个周末、节假日来之前,就开始计划、筹备、询问。

生怕这一天什么都没做,虚度过去。

早起,准备物品,赶到景点,游走观赏。

奔向饭店,午饭。

超市购物,准备下周口粮。

行程满满,才算一天。

“放个假,比上班还累!”

为什么休闲这么累?

因为我们没了慢的能力。

正如克尔凯郭尔语:“大多数人在追求休闲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

慢,才是休闲。

只有慢下来,才能享受休闲。

高尔基说过,“在生活里,我们命中碰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以秒计算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慢下来呢。

木心描绘的从前,多么令人向往: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慢下来的生活才惬意。

苏轼也有闲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多闲的俩人,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这才是真休闲,才是真享受。

休闲就是什么都不做,就那么休息闲着。

但有时候,最好的休闲就是一种空。

什么也不决定,就让它“在那里”。

愿自己: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