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义是寻常

2022-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屠夫

人生的真义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个许多人思考过的问题。潘晓那篇著名的《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问出了人们面对人生的普遍困惑。找寻人生之路的前途是人有意无意总会做的事,有意者可能目标更明确些,寻找的行动更明显,而无意者则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寻找的过程,只是自己不觉而已。

作为经历了九十多年风雨的老人,季羡林先生认为人生的真义就在于承上启下,在于寻找和经过的过程。而他又描述了他对这个过程的看法和做法,那就是保持寻常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首先是用寻常心面对荣誉。季先生专门撰文推辞了三顶桂冠,即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称号,也是以此求利的阶梯,但老先生依然诚恳且略带幽默地推辞了。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些学术研究,有些还是比较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也帮助提倡新兴科学和影响了文化交流,但并不至于同“熊猫”一样稀有和人见人爱。他觉得三顶桂冠过誉,唯一可从他身上学习的是勤奋。他特别在《辞“国宝”》一文中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自己在八十多岁高龄创作《糖史》一书的过程,这部书八十多万字的体量,和他数年亲自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创作经历着实令不少人汗颜。他更希望我们年轻人注重脚踏实地的努力,而非旁人随时可以加上又随时可能会被毁灭的荣誉。

其次是用寻常心面对死亡。《人生自有真义在》中的不少文字都是季先生八九十高龄时所做,于是也很自然要谈到死亡。对于死亡,他多次提到他的座右铭是陶渊明的两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说自己曾经险些遇难死掉,自此余生已是多赚的机会,所以他尽量从容、认真地去活。从容是指克服焦虑,顺其自然。饮食上,他不挑食,不忌口,不把自己限在营养和元素的牢笼中;心态上,他则坦然面对死亡,不惧不恶,把自己交给时间,也充分利用好余生。认真则指“多一些人性,少一些兽性”,铭记和体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无论大小,要么继续引以为戒,要么再为自己增加一些向前走的勇气。

再次是用寻常心面对生活。生活的中心是人,与人有关的内容很宽泛,里面有爱情、亲情、友情,有成功与厄运,有真话和谎言……为人处世的经验是老人最有资格分享给年轻人的礼物,作为在东西方人文环境中均有生活经历的九十多岁老人,季先生对为人处世的思考兼具理性和真情,寻常心中带着忠于实际又充满真诚。比如,对于“孝顺”,他认为应当摒弃愚孝、偏执的孝,而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提倡孝;再如谈到谦虚,他结合西方人的理解习惯说明了谦虚需要注意分寸和场合,否则就会变成虚伪或者惹出麻烦。

保持寻常心说来不难,做起来却并不简单。甚至季先生也有面临崩溃的时候,但他对待人生总体上保持着寻常心。作为过来人,他理解我们青年、少年与老年人的不同,也对我们可能会懒于、厌于听取老年人的建议保持着寻常心。他只是平静地分享,不做“教师爷”,也不做苦口婆心地“嘀咕”,他知道终会有某些人在某个阶段理解他的文字,同时,他也,积极地希望,希望我们年轻人在人生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寻常心,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世界,并且真诚地面对差异、优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