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岁月
早晨5:50起来,拉开窗帘外面是多云,没有太阳。淡蓝色的天幕上平铺着大片薄薄的棉絮般的白云,花园上空传来鸟儿嘹亮的、悦耳的鸣叫声。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全市多云,最高温度30度。起来后就忙着做家务、泡饭、烧开水、拖地板。自从疫情以来就一直住在儿子家,幼儿园还没开学,烧饭的阿姨也不来了,所以我只能住在这里帮忙。
退休五年了,终于可以过上比较闲散的日子了。正规的学校其实我只上过五年,小学四年级快结束时文革就开始了。后来就不上学了,看大字报、在街头广场看各种宣传队的演出。到了1967年,外面兴起红卫兵步行串联。那时我才小学五年级,我哥哥初一,刚拿到学生证。我们渴望、羡慕那些红卫兵能去北京、井冈山和韶山串联,可是我们太小了。于是我哥哥联络了两个同学加上我,四个人从苏州步行到上海,大概80公里路,走了两天。想想现在的小孩哪能走得动?
小学时经常和表哥、同学去公园和园林里玩好人坏人的游戏、看电影、溜冰。暑假里每天下四人军棋、或去游泳。也算有一个比较快乐的少年时代。小学时代我特别喜欢看连环画,60年代街上有许多连环画书店。那种老式的房子,拿掉了排门板,屋檐上还有燕子和窝巢。一分钱一本,我就坐在那里看几个小时。如果出租,二分钱一本,我有时也借回家看。六年级时我看过几部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
后来“复课闹革命”六年级又上过一学,期,1969我进了初中,那时文革的气氛非常浓烈。工宣队的人员经常在大礼堂宣讲政治形势,这些人的口才非常好!讲得热血沸腾,引起下面雷鸣般的掌声。
那时我们都是军事编制,一个年级有十一个班级,是营的编制。三个班级是连的编制。一个班级是排的编制。1969年中苏边境军事冲突时,形势非常紧张。苏州城内的河道全部改造成了防空洞,我祖父母家的大花园里也挖了壕沟,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每天我们都军训,早晨排着队形跑步,听到警报的气笛拉响时全部卧倒。下雨天也在雨中训练。学习的课目有数学、语文、英语、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几本薄薄的教科书。那时候我根本学不进,什么都不懂。最怕老师布置写作文,代数也不懂,英语只会二十六个字母。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乐趣和用处。那时候春秋天农忙时,学校组织师生去郊区农村劳动,说是去“广阔天地炼红心”。还在郊区建立了学农分校,军训和劳动。
初中毕业后,那时候只有技校。由有资质的工厂办校,我进的是光学仪器厂技校,有两个班级。一个月上课、一个月进车里劳动。那时的我学习也不行。
我父亲是个中学语文老师,1962年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的,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教书,去了十五年才调回来。他的古文很好。文革时外面没有书卖,那个阶段是文化的断层时代。如能借到一本书,就像如获至宝。我在技校的时候,表哥和哥哥都去农场了,我没有了玩伴很寂寞。这时父亲给了我一大堆文革前的“语文教育”杂志,还有几本“文学概论”、楚辞之类的书。于是我在寂寞之际就爱上了文学。我向祖父家的老邻居借了“唐诗三百首”,抄写了部分。后来借到了“宋词赏析”我妈妈也喜欢,她帮助抄写了一本。家里还有几本“古文观止”的线装本。那时候我喜欢背唐诗宋词,还背王勃的“滕王阁序”。那时候社会提倡“薄古厚今”,“五四”以来的作家都用白话写作的。所以后来我的兴趣慢慢转向小说了。
技校两年毕业后进了工厂,做机床的装配工。我对机械没兴趣,业余时间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爱好文学的人,他心里装着另一个世界,所以我工作上只是敷衍。1973年我父亲从上海回来带了英语广播讲座的课本,让我自学英语。60年代父亲也买过英语广播书给母亲,她学了一阵就放弃了。而我坚持下来,发展成了自己的兴趣。
70年代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进口的原版“英语900句”。我买了“红灯牌”晶体管收音机,跟“美国之音”里学。主要是听它的语音,那时我特别喜欢美式英语的发音。我的美音学的比较好,人家都说我发音很标准。苏州是旅游城市,78年改革开放后外宾就多了起来。遇到老外我经常和他们会话,那时刚开放,老外能和中国人说话都特别高兴。有时和老外讲话时,身边有许多人围观。
文学方面70年代看过“唐诗三百首”、“宋词赏析”、“古文观止”、“文学概括”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晋阳秋”、巴金的“家、春、秋”、矛盾的“子夜”、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本)“裴多菲诗选”、“普希金诗选”、“屠格涅夫小说选”、“冰心散文选”等。那时书借来要还的,只能匆匆浏览。
80年代初“伤痕文学”兴起时,买了“人民文学”杂志,看了一些。当时有名的作家的作品都看过一些,还看过几本名著,如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那时书店开始有卖世界名著了,还要排队。我买了巴尔扎克、司汤达、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些世界名作家的长篇小说和传记。
1983年结婚后开始大量买书,那时世界名著也能买得到了。80年到90年代,学界译介了大量的西方哲学和文学思潮流派的丛书。我经常在书店里淘书,买了不少书: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罗梭、孟德斯鸠、帕斯卡尔、叔本华、尼采和罗素等西哲的书。还有成套的西方现代小说选集、西方文学史、美学等。
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省外贸厅准备从社会招聘一批自学外语人员,从事外贸、外运和旅游。我参加了英语笔试和口试,都及格了。在等待录取的两个多月后,江苏省进行了经济调整,省里消化不了那么多考生,大部分没有门路的考生就留在了苏州。但是编制属于干部,我被调进技术情报室。
1984参加了英语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在单位里拿到了助理翻译职称。业余时也学英语、看世界名著、名人传记、西方哲学思潮等书,自己也写点文学杂记练笔,去年整理了一下,有18万字。70-90年代出于兴趣,我还自学过法语、德语和日语。由于实在是精力不济,学了一两本广播教材就放弃了。
天上的云不知什么时候吹散了,露出了淡蓝色的天幕。楼下的河边有两排高大的柳树,两排茂密的绿色树冠一直伸向远方。窗外是小杉树林,入夏以来树叶已经丰满,绿意盎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阳澄湖边的高层公寓楼。
看了一会远景,我的思绪又回到那过去岁月。80年代末我们单位合资后,我就去做出口工作了。1997年我妻子因癌症去世,我就带着儿子到现在。1990年我们从老城区搬到了城外的新房子,也是企业的福利房。住到现在已经30年了。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00年后我很少看书了,喜欢上网、摄影、古典音乐。
退休五年了,起先在儿子家帮忙做事。后来身体不好回家住了。我觉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前几天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过去那几十年的岁月都哪里去了?于是我又想起了文学,写起了日记。一年多来写了80万字,加上80-90年代写的东西,总共有百万字了。
最近偶然知道有简书这个平台,于是下载了app,每天都在里面看。这里比图书馆还丰富,还自由,还能和友友互动。我发现现在的人笔法比我时髦多了,我已经落伍了。以前的几十年中,我的周围从没遇到过爱好文学的人,而这里却是高手如云。我也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就准备写点退休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我家阳台外有几棵高大杉树,30年前的小树现在已有八九层楼高了。我经常在阳台上喝茶,眺望远景。我爱杉树高大伟岸的身躯、爱它们春夏的绿色和蓬勃的生机、爱它们秋冬的红色和燃烧的激情!它们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岁月,因此我取了“杉树岁月”为网名。
随笔
相关推荐
我错了吗?
阅读 17543
在苏州附近5公里,找到心仪的他
广告
疫情下的思考—副业
阅读 21825
毕业迷茫
阅读 7598
《枕上书》番外四 小白苏醒
阅读 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