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达克效应

2023-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i董小姐

邓宁、克鲁格是两个人,他们俩是师徒关系。邓宁是克鲁格的师傅。他们共同提出了“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也称“达克效应”。

看下图: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遭,刚开始智慧比较低,但自信程度却很高,到达了愚昧山峰,随着不断学习,自信程度开始下降,到达绝望之谷时便是你得开悟之坡。这也是许多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当你遇到困难时,证明你正在上波路上,正是你开悟的开始。开悟后,保持了持续平稳高原,智慧和自信都达到了顶端。一般愚昧山峰的人会看不起右边的人,通常会采用攻击辱骂的方式。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到达了持续平稳高原后,就大事万吉了,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当你到达一个持续平稳高原后,你很有可能进入下一个愚昧山峰,看不起比你更高的智者。这时你需要不断的学习,攀登另一座平稳高原。

这张图并不是静态的,是一个动态持续调整的过程。真正的智者知道,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描述的是一种认知偏差,即人们在评估自身能力和知识时,常常过度估计自己。一般有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达克效应由来

达克效应有一个过程,分数越低的反而会越自信,分数越高的反而会越自谦。

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考试完后,小明会说:“天哪,这也太简单了”,成绩出来后,反而不及格;小红说:“哎,最后那道题好像没有解答对,这个选项又选错了,肯定考不好了”,成绩出来后,100分。你说气不气人。

细看达克效应

过度自信=自信水平-实际能力

绝望之谷并不是说一定会达到绝望,而是你发现自己自信心被打击下降后,通过快速信心的微调,可以回归正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