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妃研读社|D121】《学会写作》 终稿
《学会写作》 终稿
今天我想和大家来分享一本书,《学会写作》,有人说,从小学就开始写作了,还需要去学嘛?其实不然,为何能有大家写出广为流传的文章,我们虽没有这种能力,但起码可以通过学习,写出一篇让周围人称赞不断的文章,下面我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1,写作的认识
2,文章的叙述和逻辑
3,选好语言,模仿套路
4,适应新媒体
第一模块写作的认识
第一节写作是什么?
写作是什么?很多人会说不就是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嘛!没错,的确是这样。可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本来简单的文件,一写就乱了;本想写下和孩子的美好瞬间,可一写就成了流水账;本想发条朋友圈发发牢骚,可一写就前言不搭后语了。。。(有的打1,没有的打2)
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啊!可我们对写作理解的没错啊,为什么一到写作,原本脑海里的那些意识,那些想法都到哪去了呢?
首先,意识是人类表达的第一道阀门,先有了想法,再酝酿出语言;有了语言,才能表达文字。
其次,意识和想法每一秒都不会停止,就是我们没有敏锐的抓住他们。你走过一条大街,听见一个人说话,身体感受到的和风暖阳这些元素都会成为你的意识。可由于我们每天都要穿梭在各个不同的场景,还没等到我们注意到或记下来,这些意识就消失了,凡是能够注意到的意识,一般都是添加了自己的思考。
那么思考又是哪来的呢?思考靠语言辅助,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看新闻的习惯吧?虽然我们没有评论员那么专业,但看见一条新闻或多或少会会和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在说,这个人想法怎么和你不一样?这时候你就会思考为什么他的想法和你不一样。
所以说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思考,这是写作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那么怎么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呢?
评判一篇好文章就是:文章有没有深度?文采是不是斐然?严格来说,这都不是写作的问题,而是个人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想要提高这两方面,单靠写作是不够的,还要多看书,多思考,多与人交流,增广见闻。写作是表达想法的渠道,也是锻炼思维的方法。写作就是写我所想,把脑袋里的一个念头,想法写出来,写清楚,这就是写作的本质。所以,我们一定可以写出有意义的文字,也可以通过练习,越写越好。
第二节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简单来说,写作=写文章+创作(写作是基本功,创作是方向),所以在我们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有个目标,这就好比你出门如果不知道去哪,就会一直停下来纠结,写作也一样。
那么大家的目标都有啥呢?赚钱?或是想写?(目标是赚钱的打1,目标是想写的打2,如果有别的目标,把目标写下来)。好了,大家回答的差不多了,咱们一个一个来看。先看赚钱。赚钱仅仅只是写作的一个副产品,只有你的东西有人看,并且被认可满足了人们某些方面的需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接下来是“想写。想写就是一个很强烈的目标,在写作里,这叫做自我倾诉。倾诉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写作动机。比如,一个做母亲的会把育儿走过的弯路记录下来;做子女的,会把和父母的美好时光记录下来;有人受了委屈,写下来;男孩子见到心的爱女孩子,把自己对她的感情写下来并交给对方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写作目标。不知在座各位有没有人坚持写作的?(有的打个1,没有的打个2)看来大家都坚持不下来嘛!(手动滑稽)所以那些能坚持写作的人到底是怎么坚持的呢?一般来说写作有五大目标,也就是写作的五大动力来源:
1,记录:记录是最常见的写作形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它保留了第一首资料,所以非常宝贵
2,表态:前面也说过,有个词叫不吐不快,但同时以表态为目标的写作首先要弄清事实,其次要观点鲜明,最后要条理清晰。另外,既然是表态,就要有表态的写法:要求观点鲜明,一针见血。
3,抒情:这种目标主要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是对自身情绪的纾解,将感情和感受融入文章会更容易引起共鸣。
4,说明:用简单的文字把问题解释清楚
5,应用:应用性文章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更强调信息的简练,准确,有条理。
第三节你写的东西有人看嘛?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你们自己写出的文章会有读者嘛?(有-1,没有-2)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读者呢?每个人写的文章都肯定有读者,而且第一个读者往往都是自己。欸,这时候有人就会说,日记呢?日记因为属性只能自己看呀!没错,但你随意翻自己的日记的时候,自己不就成为这篇文章的读者?在写作领域,像日记,书信都属于私人写作。于是,还有一种就是公共写作,虽说是公共写作,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的。总之不管是私人写作还是公共写作,弄清写作对象是写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点。
写作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或感受,但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写作模式,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举个例子《傅雷家书》大家都知道吧,为什么这样的私人信件能够被大众所认可?因为这本书的写作对象与当代大部分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而引发共鸣。所以说要要确定写作对象是谁:是特定的人还是一群人?如果仅仅只从自身角度来写作,这会使得读者与作者相脱离;但用热点话题来带动读者一起讨论,因而引发共鸣,这样,越来越多的读者就会受到感染。
而且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现在大部分的公共写作都会私人化,大量使用第一人称“我”。这样让大家觉得不是在看文章,而是在和这篇文章的作者聊天。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至于两者可以通过文章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谈。显然,现在这种写作方式更受大众欢迎。
第四节 写作素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有时候很想写点东西,但为什么会不知道怎么写,写不下去,写的乱,有内容但写不出来呢?(有的敲1 ,没有的敲2)
首先,咱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不知道写什么?有句老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同样如此,没有素材,自然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积累分为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它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掌握方法,持续用力,慢慢就有效果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写不下去?写作是为了传达思想,最基本的要求也只是把事情讲清楚。讲清楚了。也就有东西写了,写不下去这个问题也就得到解决了。那么我们怎么把说清楚呢?这就需要一个写作的技巧:叙述方法。它包括三类:故事叙述,逻辑叙述和发散叙述。三种方法都是帮助大家打开表达的阀门,顺畅写出最真实最本源的想法。
然后是:写的乱?乱的对立面是整齐,有条理,有逻辑。我们判断一篇文章好坏评判断标准都是:语言优美,逻辑是否清晰。因此只要我们能组织好语言,理顺逻辑,就不存在写得乱这个问题了。
最后是有内容,但写不出来。数学题大家都做过把,一道复杂的题,用公式或模板就变成了一道简单的题。写文章也是如此,按照写作模板,套入自己的内容,也能写出叙述完整,逻辑通顺的文章。
想要套入内容,但肚子里没货怎么办呢?这就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素材的积累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积累素材的方法:
1 感受法积累素材
想要写得好,素材不能少!写作中的素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素材,通过人的五官和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另一种是间接素材,你读书笔记上的素材和快速查找资料的素材。在所有素材里,最容易积累,但也最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就是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下面我就教大家怎么去抓素材
1. 眼:具体步骤:看主题;看环境;看人物肢体语言。
2. 耳:集中注意听周遭声音,每抓住一个就顺着这个声音去找,并记录下声音的内容,然后忽略原来的,再去寻找一个新的。如此反复,记录下这个环境里的所有声音。
3. 鼻&舌:吃饭或品尝美食,用鼻和舌来得到这个食物的信息,再由心表达“情”和“意”
4. 身&意:它们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它们消逝前记下来,虽然是碎片化的素材,但可以日后整理成可以实用的素材。
2 采访法积累素材
一说到采访,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新闻采访了吧,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把这个新闻采访运用到积累素材上呢?在此之前,我们来分以下,所有的采访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准备模块,采访模块,整理模块。
1. 准备模块
采访看似是和别人聊天,但并不是普通的聊天,对于采访者来说,应提前充分了解采访者和采访话题。为了做这些准备我也可以列一个采访清单,每做完一项就划掉一项。(有点类似于购物清单)
2. 采访模块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采访或者被采访过(有的打1,没有的打2),那么采访仅仅只是简单的问问题嘛?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并不是。采访除了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工作,一个是观察细节,观察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情绪等,通过这个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另一个是采访挖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问题,寻求额外要求,来引导被采访者沿着逻辑提供完整的资料。
3. 整理模块
采访出来的东西要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用的,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为写作所用。由于采访是对话形式,得到的信息都比较琐碎,需要通过整理,排列出素材的顺序和逻辑。整理素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采访录音整理,二是笔记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核查:被采访者提到的人名,故事,资料的准确与否等等。除了以上都是正式的采访,还有一种采访身边的人的“聊天式采访“,当然,过程和正式的差不多,我也会给出一张”聊天式采访“的表格给大家看看。
3 笔记法积累素材
相信大家对读书笔记应该不陌生了把,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啦!笔记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日常笔记,它是最直接的一手素材;另一个就是读书笔记了,记录书籍的要点,读书的心得,延伸的思考等,基于此它也就成了写作的间接素材。日常笔记说白了,就是写日记,日记,大家都会写,简简单单的写上今天发生的事情。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我想来说说的是读书笔记,在这里,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
1. 摘要法:把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方法,图表等记下来。
2. 感触法:写下自己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发散思考等。
3. 延伸法:看完一本书后,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记一些笔记,那么又有多少人真的会重新去看过自己记的笔记(看过的打1,不看的打2).事实上,用好笔记甚至比记笔记更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好笔记呢?首先,要对笔记做好整理;其次,要养成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的习惯;最后要给笔记的重点部分做好标记:比如把重点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等等。通过这种不断的输入输出,外部的知识,信息才能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4 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网络搜索现在看来是最便捷,最快获取素材的一种方式了把。在这里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简单的小工具。
1. 搜索引擎
现在的写作者离不开网络资料,写作中最常用的网络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从搜索引擎中得到的素材无非这几类:知识素材,例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意见及趋势,网络上不但汇聚资料,还汇聚了不同的意见,综合这些后,能比较全面的看到这整个时间。
2. 内容大数据
搜索引擎能找到内容,但看不见数据的趋势。举个例子,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的栏目,我可以通过这个来看出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它,我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哪些是热门,哪些只是来蹭热度的。微博的热搜,百度指数也是如此。
第二模块 文章的叙述和逻辑
第一节 文章的叙述
有了素材,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动笔写作了。大家觉得写作难嘛?(觉得难打1,不难打2 )我是觉得挺难的,每次都要凭空创造出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但有时候仔细想想也挺简单的呀!只要把所思所想说清楚,落在纸上,一篇文章不久出来了啊!把话说清楚的方法就是叙述方法,下面有三种叙述方法:
第一种 故事叙述法
这个方法在写作叙述里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出场人物,发展过程,结局和解决方案说清楚就行了。讲故事呢一般有三种叙述模式:
1. 时间推移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时间为线索,主线剧情由时间来推动,最形象的例子中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为了六十一阶兄弟》
2. 情节
脉络法:描述事情一步步发展的轨迹,让读者跟着故事的脉络走。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
3. 主旨推动法:这常常用于散文或者一些情节推动不那么明显的文章中。例如《这不是一颗流星》
把事情讲清楚,这是写作最核心的要求。所谓讲清楚,其实就是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讲出来,要依照某种顺序和方式讲出来;第二是要讲清楚,让人明白作者的意思,不至于凌乱。
第二种 金字塔原理
什么叫金字塔原理呢?简单来说,就是先说结论,再解释原因的方法。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就是金字塔的尖头,提出全文的主旨和结论,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去解释上面的结论,直到最后所有的基础要点都可以解释得很清楚。比如,今天我提出一点:当代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接下来我就会从几个方面来论证:学习的用处,大学生活,学习不好的大学生今后是什么样子,像这样拆分出来,一点一点去剖析。当然,这种金字塔式写作需要写作者运用逻辑思维,尤其在分论点和归纳论点的时候,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但是这种分析能力对写作也是有帮助的,它会帮助写作者理顺文章的逻辑,让文章的叙述更清晰。
第三种 脑洞大开式叙述方式
有一句话叫“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好的文章就像青山一样,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就没有什么吸引力,最好是层峦起伏,有一些让别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如此呢?我就来教大家三个技巧:第一,找到别人找不到的素材,第二,要有别人没有的想法,第三要有足够的想象力,脑洞要开的足够大。前两点是关于素材的,我们在这不多说了,但脑洞大开切记不能瞎说胡说写作不管怎么变核心原则不会变,只要能围绕核心原则,再运用脑洞大开,那这篇文章就很好了。
大家是不是现在对文章的叙述方式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呢?
第二节 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不仅自己写的顺畅,而且读者读的也舒服。
来,我们先来看开头,如果这篇文章的开头那么新颖,从而抓住了你的眼球,是不是你就有种想读下去的欲望?开头是文章最先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好的开头有开宗明义,带读者深入浅出,也有提纲挈领,层层递进内容框架,还有是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好奇。开头可以说是文章的脸面,更是起始,更有甚者埋伏着整篇文章的秘密。因此,我们写作时要特别重视文章的开头,设计文章最核心的原则是---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在开头就要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最先抛出来。以下有一些常用的开头方法:
1.故事开头:讲故事最容易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还能在开头设置好线索,为接下来的内容做铺垫。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故事可以真实,也可以虚构,但都要围绕主题;尽量在200字内讲完这个故事;不要忘了在故事的最后点名故事和文字的联系
2,总结开头:顾名思义,总结开头就是在文章的最开始,直接给出见解和结论,让读者知道文章的立场和主旨。然后下面写文章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展开,讲清楚。
3.悬疑开头:问似看山不喜平,读者都希望能看到跌宕起伏的情节,都希望能在文字里找到乐趣,而悬疑开头恰恰符合读者的“口味”。那么开头怎么写呢?有三个常见的套路:颠倒时间——《百年孤独》;营造不合情理的场面;提出疑问造出悬疑。
4.自然叙述开头:什么是自然叙述开头呢?就是把作者想跟读者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看似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但可能反而会打动人心。鲁迅先生就比较喜欢用这样的开头
以上就是文章开头的几种常见模式,不管哪种,开头无非是要引起读者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接下来,就到了正文部分:
要点1 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写完开头,我们就要进入正文部分了,一篇文章不可能都写自己的感悟或者感想,肯定需要材料去支撑你的观点。写文章的确需要起伏也需要写作技巧,但最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一定要有逻辑,让所有的材料连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存在。那么怎么保证文章的逻辑完整性呢?最常见的就是列提纲:想好开头怎么写,正文几个点,每个点用什么例子去论证,结尾怎么升华,怎么收尾。在这其中,我还要注意行文的四个连贯性:语意连贯,结构连贯,形式连贯和引用连贯。
要点2 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写文章就像建一栋房子,不管什么建筑材料都可用,但怎么用,用什么,用多少,这三个问题决定了你的房子美不美观,牢不牢固。文章也是如此,并不是素材堆的越多越好,对于素材,应当有适当的舍弃。至于文章结构是为了构建文章内容之间的合理关系,把孤立的内容变成一个整体,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贯穿文章内容的主线。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要有层层推进的推理,还要有前后一致的写作目标。文章千差万别,但经常出现的问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
1. 局部膨胀:该强调的地方没强调,不该强调的地方加重了笔墨
2. 顾此失彼:观点混乱,前后不一致。
3. 理所当然:只呈现跟主题有关内容,却没有推理过程。
4. 跑题万里:偏离主题。中心太多,或者是中心的偏移。
(大家看看以上四个问题自己有没有出现过?)
既然找到了问题,那我们就来寻找解决方法:
1. 中心原则法:抓住这个中心,并且不断往外延伸,当你发现你写的文字与中心没有关系的时候,那就说明你写偏了。
2. 统一原则: 上面我也提到,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时候就需要三个统一:观点统一,主题统一,文风统一。
3. 配套原则: 逻辑结构就是构成一个逻辑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例子+结论”,“故事+升华”。
最后呢是结尾
正文写完了,接下来就要收尾了,在学习写结尾之前呢,我们要明确结尾到底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大家都知道写作都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所有的内容要为主旨服务,也就是开头,中间,结尾都要为中心服务。但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各个部分的关系,那就是——所有的铺垫都要为结尾服务。
大家阅读必定都是从开头到中间,最后才会看到结尾,如果作者在开头,甚至中间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中心,那整篇文章是不是看起来特别别扭。但有些作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先做出许多铺垫(围绕中心),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最后在结尾给出答案。
文章有千千万万种形式,每一种都很好,但不好的结尾却很明确,最不好的就是口号式结尾。整篇文章没有中心,只能在最后喊口号。那么推荐的结尾有哪些呢?我来给大家推荐几个:
1.恍然大悟式结尾:一般的结尾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如果将结尾写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样就能让人为之一振了。
2.开放式结尾:一般的文章都会在结尾交代结局,但也有不少文章是以开放式结尾收尾的,虚构小说出现的比较多。这样就能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了。例如钱钟书的《围城》
3.揭秘式结尾:在前文设置几个不经意的桥段,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串联起来,从而在自己得出结论,发现阅读的乐趣,这就有点像侦探破案一样,自己一步步推理,最后得出凶手是谁。
4.场景式结尾:很明显,这样的结尾都是以描述一个场景结束,例如一篇写人的文章,最后不是总结这个人,而是描述这个人的生活或工作场景。这样的结尾平易近人,容易接受。
结尾的方式很多,这就看各位怎么用了,用得好,画龙点睛;用的不好,虎头蛇尾。
第三模块 选好语言,模仿套路
文章最终都是由语言组成,华丽的语言,跌宕起伏的词汇等等都能吸引住读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瞧瞧怎么在语言上下足功夫。
第一节 语言的三结构
当然啦,即使是语言,它也是有结构的:用词,句式,风格。
1. 用词: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为想要找到特定的,准确的词语也是写作的基本功的确,词语是用来表达的,但在不同的语境里,词语的意思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用词就要:达意,精简,个性化。我们要尽量让词语表达清楚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多余的词不要加,反复修饰的词要删掉。我们在用词的时候,不能死板,要学会灵活变通,凸显出自己的个性。那我们怎么练我们的用词?我们可以这么练:一个词要写出20个近义词,一个句子要换10种表达方式。坚持练下去,就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2. 句式:句式是语言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种句式:
长句子:结构复杂,句子内部有逻辑关联,适合表达严密复杂的句子。
短句子:结构简单,表达清晰,但只能表达有限内容。
具体的句子:主要描写具体的事物,基本上是大白话
抽象的句子:逻辑关系比较复杂,使用抽象名词
严肃的句子:以表达清晰的意思为主
幽默的句子:无厘头,思维比较跳跃
3. 风格:风格是文章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表现出来就是文章的特点和调性。不同风格的内容,文字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可以就一个话题试着写出不同风格的内容,体会不同的风格会把文章带到什么地方。
第二节 精简语言
大家在写文章时不知道有没有被字数要求所头疼过(有的打1,没有的打2),对我来说字数可以说是我写作最头疼的事了。于是就会把一件事反复说,凑字数,这样的文章空洞无物,读者读起来完全没有乐趣可言。其实文章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能否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因此写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写作要做到惜墨如金,不多用一个没用的字,也要表意明确,语意丰富,要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文章希望表达的意思。以此为原则,关于写作的语言运用,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 词意准确:写作中的语言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和简练。准确要求写作中找到最恰如其分的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不要一句话说完还有额外的补充和解释说明;简练也是这样,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句意明确:句子是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一个句子可能只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能由几十字,几百字构成。每一句句子都在文章中起着关键作用。那我们怎么审视自己的句子是否句意明确呢?可以问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这句话是否可有可无?是否可以再精简?是否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这里是否合适?这句话有歧义或者会让读者有不恰当的联想嘛?
3. 语意丰富:语意,可以解释成语句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语句带来的意境,写作对语意的要求是:它最好同时具备实际的作用和想象的空间。
4. 结构清晰:想要从根本上精炼文章的内容,最重要的还是梳理文章结构,一篇文章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树枝与树枝之间结构清晰,叶子与叶子之间也是这样。
写作要有真实内容,真想法,真感受,天下写作,唯真不破,以真诚态度对待写作,对待文字,对待读者,多半就不会出现满篇废话的情况。
第三节 细节大过天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在写作中,细节也是非常重要。举个例子,两篇文章都用一个例子,一篇只是平平淡淡的用这个例子,简单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而另一篇文章把人物的细节刻画,环境描写,人物内心刻画都加了进去,你们觉得哪篇文章会更胜一筹?那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写好细节呢:
1. 场面描写:写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描写一些场景,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场景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者读完这段场景描写后能够自己想象出这个场景,大家都看过朱自清的《背影》吧,它里边写父亲的一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场景描写。
2. 侧面描写:对于一件事物,我们可以直接去观察它,也可以观察别人对这件事的评价,这也就是侧面描写,描写别人对这件事的评价以此来烘托出自己的评价。利用这种手法反而更能凸显出主题。
3.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我再也熟悉不过了,通过描写周边环境,看似是与主题不想关,反而更容易帮助读者去还原事件全貌。环境描写有三个方法:自然环境描写,闯入者描写和外界大环境描写。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读者对文章细节描写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因为细节更能带来更多的画面感,也更容易塑造出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和桥段。
第四节 对话怎么写
在写作中,对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话在写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话可以
动情节发展,体现人物性格,营造某种气氛,如果在平叙中加入对话,还能增强文章的起伏节奏,拉近读者与文章之间的距离。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不就是个对话嘛,我天天都说,有什么难的。的确,我们每天都在对话,可所有的对话都是有用的嘛?可以这么说,几百来句对话就只有两三句是核心,对推动文章情节有用的。所以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不需要每一句话都原封不动的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制,我们只需挑重点即可。内容固然重要,但对于对话,另一个也比较重要,那就是说话的语气。通俗点来讲: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比如贵族之间的谈话和农民之间的谈话,文盲之间的谈话和学士之间的谈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点。下面我就教给大家三种对话形式:情节发展对话型,立场展示型和隐喻双关型。
1.情节发展型对话
对话最常见的作用就是推动情节发展。人们在对话中澄清观点,引发争论,达成共识,规划落实等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唐僧误会孙悟空,但孙悟空不断解释,两种性格交织,将戏剧推向高潮。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来设计这种对话呢?第一,我们可以用对话激化戏剧冲突,就比如西游记;第二,要注意对话句式设计,虽然是对话,但不一定每句话前面都要写谁谁谁说,谁谁谁又说,第三,要注意对话的细节,,比如人物说话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
2.立场展示对话
我们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有时候是靠稳定的词汇,比如这个人很强壮,很勇敢等等。人物的对话印证着人物的标签,也不断重复着人物的立场。通过对话,展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应用特别广泛。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用对话展示立场时,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场景,不能总唱高调,过于刻意美化人物反而让人觉得虚假不可信。
3.隐喻双关
隐喻和双关都是为了让一句话同时表达两个意思,不同的是,隐喻更希望展现给对方的是字面之外的意思。双关式对话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那些不适合自由谈论的场合,或者某些需要给对方施压的情况,例如同样一句话“最近路上不太平,你可要小心”在革命时期,是同志之间的对话,就是提醒对方要小心,如果是在商战上,则有威胁他人的意思。
所以说,只要你掌握了以上三种对话,你就赢了一般,好的对话会让文章更好看,有活力。
第五节 修改文章
为什么我们陪审团的老师们都要辛苦地为提出修改意见?因为想要写好一篇文章,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大家在写文章,就算是再写讲书稿的时候吧,想要用上陪审团老师所教给我们的技巧,让自己的讲书稿“闪闪发光”?(有的打1,没有的打2)就我而言,我每次写讲书稿的时候都是这么想的,想要一次性就写好,写得完美。而然事与愿违,不是结构混乱就是例子不够,我甚至开始怀疑,我怕是写了一篇假文章了吧。因此,一篇好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反复调整的。修改文章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的方法也不一样。我比较喜欢先看整体,把每一段的中心句找出来,然后一段段的看每一段是否都在围绕这一个点说,如果不是,我就会做适当的删减和修改。也有的人喜欢先从小错出发比如错字,病句,再到结构。所以,接下来我就要和大家谈谈如何打磨一篇好文章,使其呈现出最美的一面。
一.文章勘误
大家现在写文章都喜欢用电脑打字了吧?很少人会选择手写,(用电脑的敲1,手写的敲2),于是呢,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用键盘敲出来的文字非常容易出现同音不同字的现象,斌并且随着网络用语的普及,输入法还会故意使用一些错字,这就更给文章勘误增加了难度,例如悲剧就变成了杯具,胖子写成胖纸等等。还有就是三个de的用法,以及标点符号和错字,我相信这三点对大家都不是问题吧,在这里我就不细讲啦。
二.句子结构
每一句话都是有结构的,而且必须符合基本语法。(大家是不是听的有些迷糊呢?)下面我就来介绍几个例子吧。改病句大家都肯定做过吧,我给大家一句句子啊:“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造成的。”初读这句句子式,感觉好像没毛病,但细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语病(一般看一句句子是否有语病,我一般都会采用缩句的方式),原因式造成的,这很明显就不对。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引发火灾的原因是长期疏忽安全”或者“长期疏忽安全造成了这场火灾”。所以当大家在遇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就要反复读,语感好的人靠感觉发现问题,像我这样语感差的就通过缩句来发现问题。
三.段落挪移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叙述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引导我们把组织好的语言按一定顺序排列在文章里,但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叙述的顺序可以很多变,写的时候是一个顺序,倒回来再看的时候,或许又有别的想法了呢?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试试不同段落的组合,每次一尝试都会是一次创新,。每一次挪完段落,我们还需要把前后文读一下,这个段落在这是否合适,衔接是否紧密,主体框架有没有被破坏,如果都没有这种问题,这个挪移可以说是成功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段落的挪移是非常有风险的,所以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衔接衔接衔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四.结构大手术
如果对于字,句调整看成小手术,段落挪移看成中手术,那么这个结构调整就是大手术了。首先,为什么我们需要结构调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难逃跑题的厄运啊!简单的修改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出巨大调整,砍掉一些明显跑题的段落,重新构建逻辑关系等等;还有种情况就是文章出现巨大漏洞和风险,这尤其体现在科技类文章,缺少重要论证,这就需要我们做出大调整,加入论证,或者绕过这些漏洞,另辟蹊径树立新的逻辑关系。
五.点睛之笔
大家读的文章也不算少了,那么能记住的都是些什么呢?是不是那篇文章的核心,或者说那篇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甚至是那篇文章的标题?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文章出彩,我们可以先从标题入手,先用标题抓住读者,再用内容去震撼他。那么怎么写好标题呢?我给大家推荐几个方法:1.新闻热点2.切入独特3.简单粗暴4.观点颠覆常识5.输出价值观。除了标题之外,文章的一些重要文字也能成为点金之笔。比如我说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大家想到了哪本书?《追风筝的人》。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尽量做到简洁,有力,有新意。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文章的结尾。有一个好的结尾同样也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结尾可以是:给出总结(这篇文章我想传达的思想),开放式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场景式结尾(让读者沉醉在某个画面里)。
这五点就是我向大家介绍修改文章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还是要自我调整和自己发现问题的主动修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写文章也是如此,经过三番五次的调整一篇好文章才能诞生。
第六节 模板的使用
想写一篇文章,肚子里有货,但就是写不出来,不急,那是因为你没有一个合适的输出点,这就好像数学题,算法大家都会,就看怎么套公式了,写文章也是如此,就看你怎么套模板了。
1.模板的介绍
模板也是有类型的,有通知类模板,分析类模板,计划类模板和总结类模板这几种。想要学会怎样套模板不仅仅只停留在背,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三点:
第一 了解模板的对应类型,切记生搬硬套
第二 了解模板的基本结构,每个部分作用是什么,怎么衔接。
第三 要练习各场景下的运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四种模板吧
一,通知类模板:让别人知晓信息的文章
二,分析类模板:讲清楚一件事深度挖掘时
三, 计划类模板:需找资源和目标的匹配
四, 总结类模板:反思回顾类内容
2.怎么模仿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模仿是模仿套路,不是剽窃内容。模仿的第一步是拆解文章,第二部带入模板,举个例子,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套路:我有个朋友式哲理散文套路。应用场景:以真实或者虚构的故事阐述某种道理。结构:3(故事)+1(道理),采用这种方式是为了让读者觉得故事真实可信,以此拉近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3.套用模板的技巧
生搬硬套肯定会让读者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把我们要套用的内容换成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样不就能更加吸引读者的兴趣?而且故事的叙事套路也是可以找出规律的,利用起承转合的结构,更能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第四模块 新媒体写作
现在网络科技可以说是越来越发达了,在这里我做一个小调查,大家平均每天用在网络上的时间有多少?我自己的话差不多有4到5个小时,跟着这网络潮流,新媒体写作也随之崛起,我们桂妃读书就是一个新媒体写作的平台。
第一节 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说了这么多,新媒体写作到底是什么呢?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写作,同时在文章里还加入了读者分析,细分市场,写作目标,读者互动,蹭热点,自媒体传播性,风格化,多媒体。它有两个特征:一是针对性强,新媒体写作是建立在深度分析读者的特点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内容持续挖掘;二是有方法,新媒体写作通过一些写作技巧,快速抓住读者眼球,形成持续的阅读黏性。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在写,人人都在看,就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阅读者,而每个参与新媒体写作的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写作者。很多我们以为很简单的事却非常复杂,看似很复杂的事其实很简单。新媒体写作也是这样,每个人都能成为写作者,想要写作,首先得要有话题吧,下面我们就进入寻找话题阶段。
第二节 寻找话题
话题是一篇文章的重中之重,但也有很多人会因为话题而苦恼,想必在座各位都有这样的烦恼吧,我也不例外。不过我在这本书找到了几种找话题的秘诀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定要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哦!)
1 从媒体,网络中找话题
在我们网络没有这么发达之前,大家都是通过报纸,电视,等等,这些都是媒体给出的素材,有了网络,媒体给的内容就更多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去筛选,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哪些值得深入挖掘。
2从大数据中找话题
技术的革新也能带来协作方式上的革新。我们自己收集素材的能力是有限的,借用大数据,我们可以很快找到热点,热点的关注人群,热点话题间的交叉,这些都是对写作非常有用的参考数据。例如:百度指数,微波热搜,知乎热榜等等
通过话题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变化,可以看出话题发展的趋势。
3 从生活中找话题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在素材积累方面,生活素材占了很大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活,但都觉得很平淡无奇,但不平凡的素材往往都是从平凡的世界里出来的,例如,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和朋友一起探讨,我最近去哪旅游了,和朋友一起分享旅游经验等等。话题并不少,我们所却的就是寻找素材的眼睛。另外,找话题更像是个写作的引子,它不会给我们所有的答案,但它能给我们方向,刺激我们去寻找完整的答案,如何将这个话题进行下去。
第三节 三种方法快速了解文章
一篇文章,写完了就结束了吗?究竟有多少人看过我们写的文章,哪些人喜欢,哪些人不喜欢?现在有了媒体技术的进步,这些数据一目了然。了解文章和内容的效果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了解了目标人群的习惯和偏好,我们更能写出迎合他们的东西。于是,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掌握一些基本的检测方法,并以此为工具指导自己的写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检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阅读数据监测,影响力监测和互动监测。了解写作效果其实就是为了延伸传统写作范围,写作不应该被常规定义为“书写作品”,它更应该是一个沟通闭环————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创作出打动自己,也打动读者的文字,并以文字为纽带实现创作者和阅读者的共鸣。
第四节 版权的重要性
版权这个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在中国,版权是一个急需被大众重视的词。新媒体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成为内容的创造者,虽然很多人还没有版权的意识,但他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和内容的创造者,接下来,他需要关注一个问题:如何让凝结了自己智慧和精力的东西,成为有版权,受保护的对象。版权保护共有四个环节:政府政策,平台规定,个人版权保护意识,仲裁和维权。当然,你也可以交易版权:买断,付费转载,其他商用。基于此,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是共生的。
第五节 写作之梦
想必大家加入研读社,有一个目标很明确,就是想依靠写作养活自己。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并不是说写作者一定要是作家,成为熟练掌握文字运用的公司职员,独立文字工作者(像桂妃娘娘,评审团老师那样优秀),写作教学服务都是好的出路。
今天这本书就分享到这啦,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可不要忘了这四点哦!!!1,写作的认识2,文章的叙述和逻辑3,选好语言,模仿套路 4,适应新媒体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
当然啦,还有课后练习等着大家
1,我所指的四步指哪四步?
2,我们有多少种写开头的方法?
3,语言的三个结构是什么?
4,文章叙述的三种方法?
5,四种素材积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