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分组有必要吗?
两个人陌生人互相加完微信之后,往往不会立刻开始打招呼,
而是各自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下对方的朋友圈,并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
“哈,傻x”“哼,装x”,然后再发一句:“你好呀~”
01
朋友圈里随便拎出一个人,都很优秀。
要么长得好,要么写得好,要么学校好,要么赚钱多,要么能力强,要么创意很多、人很有趣。
朋友圈里有百万畅销书的作者,有自己开公司并做得很不错的老板,
有长得特别好看的男孩女孩们,有互联网大厂的员工,
有特别会生活、朋友圈随便一张图都很文艺很惊艳很高级的女生,
有动不动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朋友圈发的都是不同城市定位的生活旅行家.......
朋友圈里随便拎出一个人,都很优秀。
要么长得好,要么写得好,要么学校好,要么赚钱多,要么能力强,要么创意很多、人很有趣。
02
发生特别感慨、特别有趣、特别想在朋友圈分享一下的事,哪怕花很久时间编辑好朋友圈,
但在准备分享出去的那刻,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件事好像也没多么有趣,于是做罢。
但,有时也还是想发朋友圈。潜意识里觉得,在那些优秀的人面前,自己想要分享在朋友圈的东西可能不值一提,
但在我自己的同学、朋友面前,我想要分享的东西还是挺有趣的,还是挺值得点赞的。
所以,那就分组可见。
每发一次朋友圈,就花好久时间选择该对哪些人可见,不该对哪些人可见。
有了朋友圈之后,我们的炫耀有图有真相,容不得别人质疑,且传播速度快,传播受众多,
在亲朋好友或真心或假意的点赞中,别人眼里的我们终于在人群中证明了自己的成功,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年龄越大,越知道什么叫白费力和憋屈。
翻开一个中年人的朋友圈,你可能看不到吐槽、表情包和游戏截图,满眼看过去都是一片岁月静好。
很多年轻人,他们发朋友圈是蔚蓝的天空,美丽的背影,再加几句感悟人生的话语,仿佛灵魂得到了升华,
可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正在青年旅社闻别人的脚臭味儿,吃着泡面,比之前的生活更苟且。
03
我现在很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记录下生活的片段,日后再回想起这段岁月。
在朋友圈分享生活里的小确幸,也愿意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写的文章,在朋友圈公开表达对一些人的真心感谢。
我不再害怕别人看到我分享的生活,会觉得我生活太平淡,不高级。
不一定只有每次都要去高级的地方玩,每次吃了一顿精致且高级的饭,才有资格发朋友圈.。
平平淡淡,充满小确幸的生活,我觉得也挺好。
只要吃得开心且幸福,八块钱一根的冰糖葫芦,四块钱一碗的热干面,十块钱一份的油饼包烧卖,也很值得发朋友圈。
喜欢这些状态下的自己,能认真生活,也能热闹生活。
04
不管遇到什么,总能保持积极乐观,努力把自己生活过得很好的自己,挺棒,也挺好看的。
当我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开始学着欣赏自己后,慢慢也觉得自己还真挺好的。
如果你觉得分组可见,会让你舒服,那就分组可见;
如果你不想分组可见,你想尝试在所有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生活,那就不要可见。
祝你活得像朋友圈里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