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牙TUTH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写什么比较容易火?

2015-12-13  本文已影响327人  不愁的大头

本来标题是“我来告诉你写什么能火!”,后来我转念一想,我就是一小公司的小文案,自己的小公众号粉丝寥寥,我这么写谁会看、会信——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但是即使平时给公司写文案、给自己写公众号不算多,刷简书豆瓣刷微博微信刷下来,阅读得也算不少了,关于热文、热帖总结出来这几点,虽然不知道这篇能有几个人看见。


一、干货,妥妥的干货

比如旅行类,你以为谁要看游记,看你看见的景色有多美、吃到的食物有多好吃?没点如何省钱、如何规划路线的攻略必然是没人愿意看的!除非你是网红。

比如生活类,相信我,你今天去了家什么店、明天逛了条什么街没有人关心的,想火就不能拿发出去的文字当自己的微博朋友圈,人家关心的是:店在哪里、街怎么去、巴拉巴拉……除非你是网红。

比如娱乐类,电影还好,写单篇书评的没见几篇火的,毕竟看书的人这么少,但是我和你一样好奇,为什么看书单的人这么多,大概能看尽书单的人也没时间写书评了。除非你是网红。

比如互联网类,哪怕是编辑、是销售,人人都(想)是(当)产品经理,你没点互联网术语硬撑,谁愿意看你自以为的文案法则和销售宝典。除非你是网红。

比如测评类,从手机到app,从小笼包到辣椒酱,有耐心把知道的同类型的东西体验完毕,你就做了别人可能觉得“我也能做但是我没耐心做”的事情,你就赢了。除非你是网红。

……

我并不质疑干货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我也非常非常需要干货,我只是想说自己没有本事写干货,我觉得写干货太累了,而我又不是网红,故活该我不火。

二、反鸡汤、伪砒霜,不怕扯淡就怕没淡扯

前些年鸡汤盛行,之后与鸡汤抗衡的砒霜也横行霸道了些时日。而近年来,火起来的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文字。

大概一部分人是被鸡汤齁惯了,被正能量烧焦了;另一部分人吃的是不合格的砒霜没有吃死,但是负能量爆棚。反正大家左右都不会对普普通通的鸡汤和砒霜感冒了,大家都不傻。这时候就有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写了一堆又一堆直击这些人久经风霜、饱经沧桑的心灵的东西。

比如有人说“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就有人说“是石头去哪都不会亮!”

比如有人说“你弱你有理?”,就有人说“为什么你拿‘弱’来说理歧视所有弱者?”

因为我看到的这类文字实在太多太多,而且均为我读的时候越看越有道理,但是读完就忘完的类型,现在想要举个栗子都这么费劲。不过不要紧,首页看看去。

一批人负责生产小事情,一批人负责收集小事情并且把它们变成大道理,再有另外一批人负责逆行,一条流水线几乎贯穿所有网民。公有理婆也有理,一部分人唇枪舌战,另一部分人便变成了两边倒的墙头草,倒也是蹲茅坑、杀时间的好方法。

这类文字中有非常有文采的,也有纯属扯淡的。所以你想火,你想写反鸡汤、伪砒霜,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文采,擅用“贱人”、“碧池”、“婊砸”、“屌丝”、“loser”之类的文明词汇即可。

同样我也不质疑这类文字,我只是觉得网友们的撕逼功力和耍流氓功力日益牛逼,其实我也有好多好多自己的歪理邪说没有写出来分享,找个时间我得整理一下、拟一下能火的选题。

三、如果没办法自己火,谁火就速度跟谁走

大概就是因为工作上的文字必须生拼硬凑也要追热点,我对“追热点”这件事总是表现得很深恶痛绝。我以为自己这是有节操有自尊,但是过程上显得高冷得到的结果就是写东西没人看。

碎片式阅读,微博式写作,大概就是有什么热点就追什么。别的不说,就说我大简书,有两件事情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1、自从“姑娘,他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你”到“姑娘,其实你也没有那么爱他”,不知道持续了一周还是一个月,姑娘这姑娘那的文章几乎霸屏,这种时候哪怕你写的是男装,只要把标题包装成“姑娘,你找的男人得这样会穿衣裳”说不定也能被刷屏。

2、前不久一篇民谣歌单因为歌词图片制作精良、乐评也优美,不仅被首页收录,并且被推到了首屏banner,简叔还发朋友圈推了它,也就四五天功夫,立刻涌现了好几篇民谣歌单,不同的主题,同样的图文模式,阅读量都不错。

简书里的写作者尚且如此,微博、朋友圈的普通人更甚。

起初我还不能理解有个大灾小难就发微博祈福的人什么心理,你有爱心就捐款好不好?你又不是网红又不能一呼百应发朋友圈能祈什么福?直到后来我遇见了“主要看气质”才发现,原来还有更无聊、更莫名其妙的集赞梗!

不过话虽如此说,追得上热点至少能够证明你耳聪目明,不像我,火不了。


突然发现自己这篇文字竟然结合了以上三者,既是写作者干货、又是扯淡废话文、同时还提及了些许曾经的热点,为了火我也是煞费苦心。不过火不起来我也认,日后必定苦心钻研争取再写一篇进阶的这种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