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郊区寻觅老城痕迹:城关路,30年颜值不变,最难忘却江夏赋
说起武汉的老城区和老旧街道,一般人想到的往往是中心城区交通二环线以内区域,甚至严格来说,武汉的老城区就是集中在一环线内的毗邻区。不过,也有例外,像在远城区江夏就有一条很能体现老城区痕迹的街道,它建在地铁口附近,遍布矮旧建筑,颜值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30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街道位置优越,闹中取静,旁边还有一处特色景点,这条街道的名字叫做城关路。
都说“一城一关卡”,从名字来看,江夏区的城关路惹人遐想,似乎代表了历史上区域重要的交通地位,不过,从现实来看,又似乎并非如此。城关路的位置,只能说在江夏区里还算是中心地带,它呈南北纵向分布,北临熊廷弼街,南接兴新街,东西两边分别是江夏大道和文化大道。虽然这两条交通主干道与城关路很接近,但有意思的是城关路曲折蔓延,没有与它们交汇在一起;以城关路为中心的区域,老旧和新建的小区一样多,相关设施配套齐全,交通发达,属于江夏传统热门生活区。
从整体情况来看,城关路确切是一条老旧街道,但让人意外的是,它与文化大道上的地铁口子相距很近,大概就是步行十分钟以内。不过,城关路毕竟是老街道,看着直线距离很近的地铁站,真正步行十分钟的路途还是非常讲究技巧,它需要从几座建筑之间穿梭,相信也只有本地土著才能流畅行走。一边是破旧的城关路,街道上连一栋像样的高层大楼都没有,一边是繁华的地铁站点,两种风格代表的事物关联在一起,反差之大,让人意外。
从熊廷弼街上拐进城关路,入口处是一排六七层楼高的旧房子,一层临街门面做成了商铺,近城关路处空了起来。房子的外墙裸露,被涂成了粉红色,旁边的电线杆上挂着牌子,上书“城关村”,入口处看不出什么风格,走到里面才会慢慢品味出村子的内涵。比如两栋双层的红砖房子建在入口最近的地方,一边外墙涂着水泥,一边外墙粉刷成红色,惹人遐想。房子的形状有点不成比例,带点倾斜角,再看远处的城关路才发现是地形所致,地势逐渐升高,呈一定坡度,只是因为水泥路才看不明显。
继续往南走,城关路的地势开始放缓,老旧建筑群越来越多,以常见的乡村红砖房为主。这些房子的建筑密度较大,往往是几栋聚集在一起,仅留人行通道;房子的高度参差不齐,面积有多有少,因为建设在一起,规划的形状也很奇怪。临街的房子侧面开一间大门,一看就知道是要做生意;而二楼以上留着空白,做敞露的顶棚,还修起了铁栏杆,又像是一处观景平台。这样的设计固然好看,但老司机应该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建筑不做屋顶,很容易漏雨。再者,过低的楼间距,生活在一起的人,私密性较差,搬运置换家里的东西,也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城关路在靠近熊廷弼街的路段处开了两个企业,一是汽修厂,一是广告公司,无一例外筑起了面积相当夸张的围墙,与周围矮小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走过那两座厂子,城关路上的视野豁然开朗,路的一边是几栋八九层的住宅楼,典型的90年代风格,虽然陈旧,住的人很多,阳台上挂满了衣服。另一边有一栋高墙挡着,不是企业,看不出名堂,走过围墙,就见一大片矮房子远在脚下,被绿树掩映,才反应过来,这里应该是城关路上的地形制高点了。这个位置能听到机动车的声音,应该是来自文化大道,有时候也能听到隐隐约约的讲话声音,一会儿又没了。
与城关路毗邻的还有一处文化景点,叫做江夏赋。江夏赋本是一首赋文,被相关部门刻在了石碑上,根据石碑的规模,又建设了相关的配套装饰,成为一处景点。江夏赋的位置在文化大道上,在文化大道上可观其全貌,但其实整体与城关路也很近。一首江夏赋,一处城关路,咋看之下似有千年韵味,将这两者置于一处,估计能衍生出丰富文化内涵来。不过,这条城关路是真真切切的老地方,代表了区域曾经的颜值。
与武汉城区比较,城关路的定位大概类似于一环线内的司门口、胭脂路什么的,就是里面的建筑太过老旧,整体风格与城区相比落后太多。在城关路上生活,那种乡里和城里的区别非常明显,无论去武汉城区还是江夏城区,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多样,但老一辈人内心的期许是不同的。城关路固然落后,但至少舒适;城区内的生活也许很方便,可未必适合老年人,在这个快速变化发展的年代,30年不变既是一个褒义词也是一个贬义词,就看能否守住最初的本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