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9-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叶兰兰

              第二节  上学堂

        小丽盼呀盼呀,终于年满6周岁,可以去上学了,在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那个小学的第一年是学前班,然后再读6年(从一年级读到6年级)。

        隔壁有个男孩子叫明亮,按辈份小丽叫他叔叔,比她大一岁,和她同一天去上学。明亮告诉小丽说:“我奶奶早上给我做了两个鸡蛋,还有蒜炒肉吃,意思是吃春(客家话鸡蛋的意思)会比较聪明,吃蒜比较会算术。所以我以后的成绩肯定好了”。我奶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妈妈很忙,我当天随便吃点饭就去上学,学校好多新奇的东西,我玩的很开心,但是回家还是不忘地问妈妈吃鸡蛋和蒜的事,妈妈说“哪有那么讲究,好好读书就是了,妈妈忙,忘了。” 

        其实农村的小学师资条件不好,一个班50几个人配一个老师,学前班的语文数学唱歌画画游戏都是同一个老师。语文的内容是普通话的拼音,数学是20之内的加减法(通常老师都是用小火柴教数数),音乐是唱儿歌,像《捡到一分钱》,《太阳当空照》之类,画画是用铅笔画苹果雪梨……学前班有游戏,丟手拍,老鹰捉小鸡,但是没有正式的体育课。  虽然是学前班,我们都是9点钟开始上课,12点放学回家吃饭,然后2点到学校上下午的课,4点半放学后回家做农活。

        学校的卫生条件也不好,卫生间可能是一个星期才搞一次卫生,特别脏。教室的卫生是学生打扫,轮流值日。但是农村学校是瓦房,夏天没那么热,教室和校园特别大,很通风。学校里只有一个大水桶装热水的,有时候很烫,如果没有带水杯,经常没有水喝,小丽一般是回家喝水。农村的孩子上学,在晴天的日子是不带帽子雨伞的,如果放学适逢下雨,我们是自己跑步回家(因为父母也不会给我们送伞,要么家里没有雨伞,要么大人也在外面干农活困在雨中回不了家),小丽们一放学很想回家,有时候大暴雨也是跑回去,所以伤寒感冒就来了。虽然条件这么辛苦,小丽她们上学几乎是风雨无阻,“小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

          读完学前班,上一年级,课程的内容大同小异,语文数学重复再学一遍,游戏课改成体育课,画画课就随孩子的兴趣了,喜欢就学,不喜欢不用学。文化课写字的任务开始多起来,不过对小丽而言,写字算术这些知识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用方格本写字就像玩一样有趣,比在家里没有节目的无聊和在去地里拔草的汗流浃背,那读书写字简直就是享受生活,快乐无比呀。

        4点半放学后,回到家女孩子要做家务,小丽一回家,开始烧洗澡水,给全家人提供晚上洗澡的热水,同时,用水桶提洗澡水到卫生间给爷爷,热晚饭给爷爷吃(因为爷爷年纪大了,要先吃晚饭早点休息,爸爸妈妈8点9点才回到家,在农村已经很黑很晚了,爷爷有一次在洗水间摔了一跤,还是小丽扶起来的)。隔壁家明亮,一放学就跑到后山上玩,天黑之前他奶奶都见不到他,每次都是小丽帮他奶奶提洗澡水……

        家务做完之后,小丽自己开灯,自己看书写字了。

        小丽享受读书之乐,自然地学习成绩遥遥领先,在小学阶段,年年拿第一名,并参加了一些数学竞赛,反而叔叔明亮,留了一级,比小丽晚一年才小学毕业。

        但是,让小丽深感苦恼的事,农村的书籍不多,几乎没有可以借来的课外书,更没有钱去买书了,农村进城很远,小学生们没什么事,估计一年也不进一两次城。小丽看着哥哥姐姐们上了中学,可以骑自行车到学校寄宿,所以她到了四年级,做梦都要去上中学,去寄宿。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