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首页,这里是新首页大学生活

豆瓣9.3!央视出这部片子,让我们重新认识这所被迫营业的大学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礼尔先生

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这样的感慨,在如今安稳的和平年代,确实听了不少。

何为大师?

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人们在怀念民国时期,怀念的不是战乱,而是那股在艰难时局下涌现出来的大师精神。

他们胸襟、担当、学识、思想、倔强、坚韧、自由、信仰、追求……理应被传承。

今天,为你推荐这部央视出品的国产纪录片:《西南联大》

这不只是一部对于仅存8年西南联大历史的介绍,更是一部让你看到大师辈出,传递大师精神的纪录片。

这所仅存8年多的「最穷大学」,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多的时间,3882名学生从西南联大安全顺利毕业,这在3000多名学生里。

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在战局混乱,物质贫穷的年代,却培养出一批富有「大师精神」的大师。

这是一部值得你观看的纪录片,感受一下民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国家危难前悲愤崛起和追求自由洒脱的人文精神。

一 | 被迫转移营业的大学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

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战局问题。

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三所高校校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他们分别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8月28日,为了对应战局,这三位校长接到一个特殊任务,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但好景不长,长沙相继被敌军战机连日轰炸,刚成立不久的长沙临时大学再次迁移,经过考察之后,选定在云南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三位校长共同领导这所战时大学。

三所大学当时艰难的条件各有不同,三所高校里,唯独清华的条件最好。

清华有稳定的“庚款”资金作为经费补充,而北大和南开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当时的政府拨款很难有稳定的保障。

这样的情况下,得有一掌舵者,其中,有退有让。

梅贻琦成为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掌舵者。

这段关系也成为一段佳话。

后来,清华校长梅贻琦打个比方,三所大学在一起搭建学校如同搭建戏班子,要有个班底掌舵者,而这个戏班子的班底就是清华。

梅贻琦一开始就得到普遍的尊敬,学者风度,温文尔雅,寡言少语,勤俭节约,民主通达,公正无私……

在处理三校关系时,不偏不倚,把清华服务社所得的利润,作为月薪发放给三校教员。

二 | 失去右眼的陈寅恪

1937年,9月。

陈寅恪失去父亲。

父亲听闻日军侵略占领北平,85岁的老父亲大放悲声,拒绝服药进食,以死明志。

此时,陈寅恪不得不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关乎到他是否失去自己的右眼。

一边面临日本的拉拢和胁迫,他被迫尽快离开北平;另一边是右眼视网膜脱落,医生叮嘱必须尽快入院手术,不可延误。

只有手术才能恢复眼睛视力的希望,但是手术需要数十日,更重要的是,陈寅恪绝不能在沦陷区教书。

那一年,小女刚出生,大女儿9九岁,刚失去父亲,面临家庭重担。

但最后还是作出了艰难的决定,放弃手术治疗眼疾,尽快前往昆明。

一路隐瞒教授身份,携妻带女,离开北平,前往昆明,用左眼继续工作。

陈寅恪身体瘦弱多病,加上眼疾,行动难免多有不便。

昆明时常遭遇日军空袭,有次日军再次空袭,刘文典带领学生往防空洞跑,快跑到防空洞时,突然想起视力不好的陈寅恪,就带领几位学生返校寻找。

在人群看到慢慢悠悠地在人群行走,此时,刘文典对学生喊:“保护国粹要紧,保护国粹要紧。”然后几位学生,把陈寅恪抬起就往防空洞跑。

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教授两门课程:文学和史学课程。

他严谨教学的精神影响很多学生。授课时,带着一个黑色包袱,里面装满上课时要用到的史料,抄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抄写,逐条为学生讲解。

他时常告诫学生,有一份史料就讲一分话,没有史料就不能讲,不能空说,不能瞎讲。

当然,作为顶尖级教授,他的薪水也是西南联大最高的。

三 | 闻一多的殉道之路

1938年,日军入侵中国腹地。

长沙临时大学决定南迁昆明,南迁有步行计划,闻一多参与报名步行计划。

出发前,他回武汉老家一趟。

老友向他发出邀约,留在武汉,前往教育部任职,但闻一多婉拒好友的邀请。

当时他老婆为此事炸开锅:这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兵荒马乱的,好不容易有机一家人团聚,现在又要分开了……

在出发昆明前,他把两个儿子叫醒,说:我走了,咱们将来在云南再见吧。

结果却是自己先流出流泪,说不出话。

1938年,2月15日,闻一多、李继侗、曾昭抡等教授和284名体检合格的男同学,开始3000多里的西南徒步之旅。

闻一多自小家庭条件优越,受到良好教育,进入清华求学,出国留学,归国之后,就在各大高校教学,过着『假洋鬼子』的生活,与农村隔绝。

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对中国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知道的很少。

一路上,走过西南村庄,翻越山河大山,描画祖国大好河山,唱一首《桑塔露西亚》赞美祖国的美景。

经过68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昆明。完成人员清点后,将284的名册交到梅贻琦常委手中。

这一路,从长沙到昆明,成为闻一多走出殉道之路的第一步。

战后的昆明,通货膨胀,租房和购置家具是一笔大支出,手上的钱很快就花完了。

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昆明房租甚贵,购置家具需要一大笔款,我手上现无存款,顾颇着急,快一个月了,没有吃茶,只喝白开水,今天到陈梦家那里去,承他吃得不要的茶叶送给我,回来再饭后泡一碗,总算开了荤……

堂堂一名教授,却落到这种地步。

在经济最紧迫的时候,他开始卖文,刻制印章换钱,刻章一枚可以支撑家人好几天的伙食。

四 | 与闻一多合住的华罗庚

1938年,英国剑桥,华罗庚结束学业,到西南联大任教。

初到昆明,可把他给难住了,一家6口没有住处。

仗义的闻一多邀请华罗庚一家与他们一同居住,两家十几口人,居住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厢房里,用一块帘子隔开,睡觉时一丁点的动静都听得清楚。

后来,实在太拥挤了,就到西郊附近租了便宜的两层小厢楼。

实则是牛棚,上面住人,下面住牛,每当牛要抓痒的时候,就用身体挤在墙上,整个房子都在晃动,人难以站稳。

到晚上,看书写书稿的时候,用一个香烟罐子上一个油盏,摘些棉花做灯芯,当灯用。

后来,华罗庚也被称为从牛棚里走出来的数学家。

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华罗庚发表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步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开始了他在世界数学界独闯天下的时代,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五 | 学生艰苦的校园生活

1937年,北平沦陷之后,邓稼先曾秘密参与抗日会议。

而后,在父亲的安排下,跟随姐姐前往昆明,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昆明度过4年的求学时光。

在西南联大,遇到中学时期的同窗好友杨振宁,杨振宁当时已是大三学生。

1948年邓稼先在前往美国留学,再次和西南联大同窗好友杨振宁相遇。两年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会后,毅然回国。

后来,邓稼先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1945年,已经沦落的富家子弟李政道,经历九死一生后进入西南联大学习物理,师从吴大猷。

1957年,他和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并没有什么良好的条件提供这些学生生活。

学校,在墓地上建起来的,教室是铁板房,下雨叮当叮当响。

宿舍是茅草房,小、挤、乱、差, 一间住40人,上下铺,床头紧靠,看书的灯也没有……

食堂所谓的“八宝饭”。

就是稗子、红米、谷子、麸皮、石头子、还有耗子屎……

除此之外,不管男女,还要面对臭虫的叮咬,生活习惯之后,只能选择与臭臭、虫和平共处……

还有日军的轰炸机在上头盘旋着。

但是,这所“被迫营业”8年的大学,却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好的大学,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之一

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师资强大。

梅贻琦有句著名的话:“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当你回看这份教授名录里,中文系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哲学系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外文系吴宓、陈福田、李赋宁……物理化学系吴大猷、赵忠尧……数学华罗庚……  

这样一所穷迫的大学,汇聚300多名中国最负盛名的教师,这样的师资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西南联大》分为5集,每集50分钟,豆瓣上有12672人给出五星好评。

纪录片为了更好的呈现一个真实《西南联大》,主创团队花了两年的时间,走访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访问了49位西南联大学子。

收集了众多影像、书信和日记等珍贵一手史料。

其中300多张历史图片为首次面世。

令人感动的是,片中那些西南联大的学子和教授的后人的采访。

教授的后人回忆起当时离开时的场景。

90岁的闻立雕,闻一多次子,回忆父亲前往昆明时说:叫醒他的两个儿子,说了一声,我要走了,结果自己眼泪流出来了,说不出话……

94岁的郑晏,郑天挺的女儿,回想父亲前往昆明时,场景还历历在目。父亲当她们还是小孩,并没与她告知去向,只让作为管家的她,每月去找沙老师,领取每月的生活费……

学子回忆起学校生活的状况和师生的趣事。

坟地上建立起来的学校,铁皮盖的教室,有耗子屎的八宝饭,被臭虫叮咬难以入睡的夜晚……

没有让助教修改作文的朱自清;带着贝雷帽上课的金岳霖;常常扣子扣错,讲课不带稿子的曾昭抡;抄资料给学生的沈从文……

民主、开放、活跃、向上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西南联大,学生在这里收获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影响一生……

炮火中费孝通的手稿和希望。 

西南联大的教授,撰写书稿都得依靠自己的记忆,还要面临日本飞机的轰炸。

为了对应日军飞机的轰炸,费孝通把翻译《人文类型》排成早课,翻译时不需要系统的思索,打断了也容易进入状态,断续随意,适合警报频繁时期的工作。

1940年10月,日本发起一次大规模轰炸。

西南联大遭遇史上最严重的轰炸,校舍炸毁,费孝通的家也被炸毁,幸运的是他在轰炸的废墟中,找回《人文类型》的翻译手稿。

而这次轰炸,金岳霖就很不幸,刚完成的另一本专著《知识论》的写作,70多万字的书稿就消失那次轰炸中。

两个月之后,费孝通居住的小屋,遭遇轰炸,这次他抱起的不是书稿,而是即将临盆的妻子。

在轰炸中,迎来他的第一个孩子。

在硝烟弥漫的战火里,这个新生命在艰难的环境中到来,带来一股最有力量的希望。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

化学系学生做有机实验,没有热水怎么办?

用做饭的碳炉子加热。

没有自来水做冷凝水,怎么办?

学生就用两个铁皮槽,一个放在实验桌的架子上,一个放在桌子上,不断将水往上槽舀,保持冷凝水畅通。

气象学的学生做实验,没有水银表和风速风向仪,最简单的温度表和雨量筒也没有。

没有这些设备,那怎么判断风向?

上课的李宪之教授,给大家传授秘方:风小时,手指蘸水来感应风向。

告诉学生:感到凉的位置所指的方向便是风向。

风大时,则是将土屑抛到向空中,移动的方向来确定风向。

比起学生,教授们过的生活更是清苦。

梅贻琦和他的夫人几乎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生活的最难的时候,他的夫人摆摊卖米糕,才得以维持家庭生计。

据说朱自清上街被乞丐追着乞讨,说自己的是教授,乞丐转头便走。

物理系教授吴大猷,没钱给妻子治病,把自己打扮成乞丐,到菜市场捡剩骨头、菜叶子为妻子熬汤……

住牛棚里的华罗庚,刻章补贴家用的闻一多,变卖家长藏书的费青……

虽然条件艰苦,在他们身上充满刚毅坚卓、学术自由的精神。

在艰苦的环境下,大师们追求学术创新,留下一系列著作。

陈寅恪写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钱穆写了《国史大纲》、冯友兰写了《贞元六书》、汤用彤写了《中国佛教史》、金岳霖写了《知识论》《论道》、华罗庚写了《堆垒素数论》、赵九章写了《大气之涡旋运动》、吴大猷写了《多原子分子的机构及其振动光谱》、周培源写下《湍流理论》、吴宓写了《世界文学史大纲》……

培养出各领域出众的人才,数学、科学、文学、翻译、哲学……

他们是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何兆武、黄昆、汪曾祺……

西南联大让人惊叹的不只是拥有很多大师,而是这些大师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大师。

通过纪录片,我们再次回望历史,看到苦难、倔强、乐观、自由、信仰、追求……

你要问,是什么成就西南联大?

答案有很多种,但有一种回答,肯定少不了“自由”。

而关于自由,西南联大学子更有发言权。

西南联大学生杨振宁说:“一个好的体制应该最大限度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西南联大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切。

西南联大学生汪曾祺回忆说:“老师讲课绝对自由,讲什么、怎么讲,全由自己掌握。

但这股自由风气,并不是散漫。

西南联大秉承治学严谨、对学识要求严苛,8年期间,8000多名学生中,只有3882名学生顺利毕业。

那个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时代远去了,不再经历那样的生活,那些大师在清贫的生活中,追求学术风气值得传承;学生吃苦好学之风值得弘扬。

那些消失的是曾经苦难,保存下来的是刚毅坚卓的精神。

时代的车轮总是在前进,历史总是离我们远去,但不会忘记,那些传奇人物、故事,用符合这个时代传播的方式,传承下来。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