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然|《园艺治疗入门》——Charles A.Lewis 作
从事园艺的人为何会在种子发芽及成长的奇妙过程中发现无穷尽的乐趣?他们宛如著了魔一般浇水、除草、挖土、及做梦。花卉为何会挑旺这些人的心灵?不管是快乐或悲伤,他们总能选择不同的花卉来为生命中的事件做注释。

很多人每年秋天像旅鼠一般,成群结队去走步道,喜悦地沉醉在五颜六色的树叶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强烈地吸引这些人欣赏这些风景?高速公路的工程师知道人类有这种冲动,驾驶人随时可能在公路沿线的景点暂停,因此设计俯瞰景观的设施,让驾驶人可以停车观赏而不会有安全顾虑。

从地球有生物以来,人类与植物就已发展为生命共同体,这种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往往是看不见的,除非有一方遭到破坏;而追踪探索这破坏的过程,就可以了解一些人类复杂的演化发展历程。
每人人都有一个隐藏的本我,不经思索就可以反应,以释出身体里面与外在世界的讯息,这种潜意识的反应是保护人类存活百万年的机制。然而在大部分都是人造环境的今天,这些远古就有的直觉性生命机制常被忽视,我们必须学习去解读它们,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对人性更深入的洞见。

我们与绿世界的紧密关系极其微妙,不仅血红素与叶绿素在结构上极为相似,植物亦能提供人类食物与喜爱的鲜花。在了解从事园艺工作的人与邻居能够建立新友谊,漫步在树丛中可以舒发压力,秋海棠盆花能恢复老病人的活力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这种关系的力量及对生理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个人很早就与植物结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看到祖母把一朵干燥的百日草花压碎在手掌中,再将花瓣吹走,剩下棕色匕首的种子,她说这些种子要用来明年播种之用,感觉上这些死掉的碎片似乎不可能在第二年的夏天长大开发,但是我的视线怎会如此确定?当然这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是她在乡下所学到的秘密,现在传给我,我非常敬畏她,而且很兴奋有机会可以尝试这个小魔术,在她的指导下,我很快有就了自己的小花园。

我的家住在巴尔的摩,房屋上屋有三个房间,为了整理出足够的睡觉空间让五个小孩子使用,我的父母在楼下阳台处围出一个房间作为我的寝室,当时我只有八岁,感觉上是被家人隔离在远处,所以每晚上我总是被想像中的侵入者威胁要从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所惊吓,只有在天空变亮时,我才能放松熟睡。
每天早上在上楼与家人会合前,我会穿着睡衣及拖鞋先到后花园巡视,看看有无新叶或花苞出现,它们是我的密友,我希望它们都长得很好。这种大清早的沟通著令我非常愉快,不但能赶走夜间的恐惧,也在每天的开始使我感觉神清气爽,多年以后,我才明瞭这个习惯已经将我对植物的看法与感觉紧紧的连结在一起。
这种特殊的经验让我了解到在各种场合中(如医院、老人中心、戒治机构、监狱)人类与植物互动的好处,而这些好处是明显可证的,例如:城市的居民为了要舒解都市生活的压力,常会造访公园,或到乡村过周未。接触绿自然是身心健康的要素,也有助于人生的幸福完满。但上述的经验与看见都是真的吗?

从1960年代开始,我就开始尝试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本书提供了我已经知道的解答。当我们在做园艺工作、在田野或森林中行走、在公园漫步或在树下休息时,都有可能与“本我”相遇。绿色休闲活动可以引导我们深探讨人类存在的议题,实在是非常奇妙。
人类喜爱自然有很多理由,因为我们是在绿色环境中演进,在我们的细胞中早已记忆植物在维持人类生存所扮演的角色。在现代以科技挂帅的社会里,植物能帮助人类重新连结过往情事,带来宁静与和谐,恢复身心健康。不管是在花盆里、花园、田野或森林中,活的植物都能提醒人类那在远古就已存在的连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