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需要等准备好

2020-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微笑的百合happyness

” 践行是最好的投名状”。今天听到grace说这句话,我觉的特别好。我已经验证了这句话,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知道什么而发生改变,而且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才有所改变。

    就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每半年就会更新一下自己要输入的知识结构图,直到一年前我想把自己这些年的输入和工作经验写一些文章,想构建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下笔很困难,我同事看了我的输出,给的评价是你写的不如带我们实战的好,效果差很多。

    然后我对自己做了优劣势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思维凌乱,缺少逻辑,表达啰嗦(指口头和书写),思维扩散严重。然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如:结构化思考力,结构化写作,即兴演讲…。当然冲动购物是我的特性,所以买一系列的书,和训练营的课程回家等待排期。可是总是被更重要的事给拖延,偶尔触动痛点时,拿出来查一下资料,应急之后又把它们打入冷宫。

    我知道很多道理:

1.分析自己的现状,定制学习计划

2.根据要学习的方向,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

3.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4.先完成再完美,在不断迭代中完善自己

5.成功=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可是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关注一些此领域内优秀人士的公众号。可是从复盘到今年9月,一年过去了,我什么都没有收获。苦哈哈的还在自己欺骗自己,因为我会把自己知道的方法传递给他人,然后人家一听觉的哇你好厉害,然后人家开始去践行。我却留在原地大踏步。“121,121…”口号喊的挺带劲,又是在朋友圈和简书里立下一个又一个flag。自己自嗨在自己营造的故事中,情节空洞如也。

复盘年初计划,2020年还有3个月,可什么都没有达成。

202002年计划

以输出倒逼输入,不服就干。

9月份加入躬身行阅读坊领读人计划,体会到了教授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短短2个月。

1.我学会了对一本书结构的抽离。

2.学会了制作ppt文档

3.学会了从一本书中体会并感受作者的思想

4.学会了用其他基本书的知识去论证某一本书的论据。这应该是融汇贯通

5.学会了教练的方式“教”“练”他人

6.偶尔能够搬砖金句

7.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年5篇原创

8.我倒逼自己实现了时间管理

现在我认为,我的写作是流水账,于是我又报了007不写就出局的写作社群,我希望可以跟战友们每周写一篇,写完七年去南极;感觉到我的点评枯燥乏味,不能用描述性语言反馈。点评一堆废话,除了给别人徒增烦恼,给不了任何建设性意见。于是我又应聘了写作班的点评官。幸运的是竟然通过了。

写作班开班在即,受班长之邀,加入开幕工作组,一起跟大家筹办开幕仪式。

这些都不是我在行的东西,基本上在毫无准备下萌芽出的新想法,我想到不服就干,本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原则,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新技能。

结果短短1个多月我收获了什么?

1.意外的发现了自己的兴趣

2.为了能多点时间做喜欢的事,不自觉提高了工作效率

3.学到技能用到了工作上,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

4.学会了如何与社群相处

5.遇到了更多优秀的人,同频共振,新灵感激发不断

6.跟着优秀的人学习了人家的长处和处事方法

7.个人知识体系逐渐清新

8.可以用自己所沉淀的东西帮到朋友和家人

9.一个月内坚持了每周写一篇,这周超纲完成了2篇(素材多了,灵感就多了)

我知道现在做的还不够好,但是我已经能够感觉到践行的力量,围观的都是他人的故事,只有自己践行了,才是自己的故事。

有些事真的不需要等有时间,不需要等准备好,随缘,随心。反而会有不同的收获。因为没有准备,就没有期待,一切自然,静等花开~

(践行是最好的投名状,没错,践行一次,低过立100次,flag。此文灵感来自躬身行领读人项目负责人grace.特别鸣谢,跟优秀的人在一起,没法让自己变的不优秀,这就是我对践行的最好证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