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想法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2024-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滴水穿海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只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著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诗人纪伯伦

这首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一定程度上可以抚慰和舒缓当下身处“卷时代”家长们的焦躁和不安的情绪。

纪伯伦的诗所传达的理念与自主教育不谋而合,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尊重,发掘孩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的潜力,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程度发展。

说到传统教育,似乎“乖巧,听话,努力,自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省心的模版,而那些叛逆反抗,不愿配合的孩子,注定让父母头疼和伤脑筋。

比如,我就生到一个非“传统意义定义里好孩子”模版的女儿。她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倔强一些,比别的孩子要“吃软不吃硬”,比别的孩子更叛逆些……这些性格特质,都注定她无法成为家长眼里省心的乖孩子。

比如,我曾经梦想她能“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但也能掌握一二,培养艺术修养,提升审美情趣能力。

比如,我曾经将制定好的“才艺计划”,“学习规划”用在我的孩子身上,可发现孩子越长大,越不愿意配合,也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纵然后来我跟她争吵,却无计可施,越发感到无力。

而作为她的母亲,我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辛苦,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承受更多来自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挣扎与无能为力……

我相信,这世界是会有被孩子气到血压飙升,心悸胸闷,甚至于气到“心梗”也是不夸张的家长和案例……因为,我也曾被孩子的“叛逆不听话”,“沉迷手机游戏”而屡屡气到崩溃的边缘,气到想要离家出走的境地,可这才是真实的“陪读”现状呀,没有云淡风轻,没有母慈子孝,没有闲情逸致,更没有“波澜不惊”……

我也相信,这世界也有省心到不需要家长操心和规划的孩子,他们可以自律到自学高中课程,甚至大学课程,他们自己本身就是“规划的主人”:自己整理错题,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专研难题……他们可能比父母要规划的更细致,更科学,也更周全。

你看,孩子间的差别就是这么大呀!

我也曾经规划过我的孩子,可现实是她离我的“规划”是越来越远,她走入了一条没来不在我规划范围之内的道路:比如她热衷于玩游戏,她放弃了曾经坚持的兴趣爱好,转而投入于动漫,游戏cosplay,买各种游戏人物的周边……

现实与理想的鸿沟,到底有多大呢?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一路从泥泞中走过来的家长:不必去填,顺从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允许他们有自我的时刻,允许他们有别样的思考,也许才是教育的本真吧。

当我们激烈地进行一次次争吵,当她一次次经历歇斯底里地“情绪发作”之后的某个夜晚,忽然的某一个瞬间,我顿悟了,也想明白了,所谓的“身心健康”,原本就是遵从孩子内心的节奏感,不要反复刺激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而要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也许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自那以后,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哭天喊地,激烈固执的发飙和争吵了。

如今的我,不再执拗于那些曾经梦想中的“规划”。其实,孩子本就属于他们本身,他们有属于他们的思考与灵魂呀。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指引他们不偏离于正常的人生轨道。他们未来想要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是他们真正热爱的,向上积极的事,父母都可以真挚地全力支持。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你越是想要“计划”孩子,越是想要把孩子塑造成你希冀的样子,你的孩子可能离你的理想越发遥远。因为,那是你的“志愿”呀,不是她的“理想”呀!而家长往往搞不清,也特别偏执地坚持那些“都是为了你好”的传统观念。

“有期待则有控制,有控制则有怨念。”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都会对孩子有期待,哪怕没有成龙成凤的期待,也会有“希望你过得好”的想法。

大多数家长的最低期待都是“希望孩子以后不要成为一个普通人”,最低要求是要能养活自己,没有父母也能过得不错。

很多父母下意识期待孩子超越自己,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都是“你总得比我强吧?”

穷人的父母更是如此。他们不仅期待孩子自己有出息,还期待孩子带自己走出贫穷的深渊。

但事实上,“过得好一点”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你等于是希望孩子超越50%以上的人,从概率上来讲就很难。

孩子与孩子之间没必要比较,但真正想明白这一点的父母,其实真的不多。

孩子能出人头地,那是她自己的本事;孩子不能出人头地,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吧,也挺好。

归根结底,追根溯源,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的,他是他们自己独有的个体,所以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不强求,对自己,对孩子,也不强求,那才是发自内心的不强求啊!

任何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凭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但却不属于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变得和自己一样,或强迫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因为生命不会停留在过去,它只属于未来。

孩子,你可以给予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想,妈妈和孩子之间最好的模样可能就是彼此温暖,各自努力,然后闪闪发光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