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大海驻村日记008
大家好,丁与卯是我,坚持读写悟。
人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而生活,大海驻村也是如此,要吃人间烟火。
大海入驻之前第一项工作,就是买了一堆床上用品,被子、褥子、床单、被罩、枕头、枕套等一应俱全。
驻村以来,在解决了“住”的问题以后,大海还有一个基础工作,还要坚持经常,那就是学会做饭。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这是老古人传承至今的劝诫,有其深厚的历史逻辑、伦理逻辑与文化逻辑。
解决“吃”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对于两三个没有怎么进过厨房的人来说,把饭做熟、把菜做好,就成了生活的第一道考验。
村里人多年的习俗,一天吃两顿饭,早上九十点,下午四五点,其余时间也就打发了。但是,驻村工作队员的饮食节奏没有“入乡随俗”,自己做饭还是坚持一日三餐。
每顿饭不说别的,至少要炒一个菜,如果嫌弃肉菜比较费事不想折腾,那么素菜怎么也得有人做吧。
所以,一开始大海就与另一个队员约定,两个人轮流来,一个做饭炒菜,一个刷碗善后,大家也都乐意。
一起生活了两周时间,刚好一个轮回结束,磨合期还没过,另一个队员就告假了,从12月中旬一直到1月中旬,从准备婚礼到蜜月旅行,享受幸福的二人世界去了。
在村里,大海与驻村队长也是“二人世界”,一个负责领导指挥,一个负责具体干活,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大海别无选择,自己拿出了手机,刷起了抖音,可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对应着冰箱里的食材,搜索如何做菜……
如今,大海的抖音收藏夹里,多了一个“美食”文件夹,并非是探店特色菜,而是家常菜做法荟萃。
如今再去超市买东西,大海一骨碌买了两百多的日杂用品,从“蚝油、辣椒、锅刷、懒人抹布、手套、挂钩”等品名就能看出来,这是为厨房在采购了,而且还先后去了两趟。
可就算比如,总还有遗漏的东西,大海不得不发挥手机“记事本”功能,想起来或者用起来时觉得缺少的,以及立马就要消耗殆尽的“大葱、生姜、鸡蛋”等物件儿,顺手就记录下来,下次回市区再采购。
村里距离县城也有二三十公里,去采购一趟也费事儿,能凑到一起跑一回路,就别来回折腾了。
如今,大海总算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食材,偶尔也做一些比较可口的菜品了,周末或节假日从村里回家,还能在“回炉”再做一遍,在爱人面前也能露一手了。
也有的时候,大海在家里学会了做一个菜,待到回村里了再“复习”一遍,如此做上两三回,有些菜品也都能“无师自通”了,可能是“悟”到了一些烹饪的“内在逻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村里的生活虽然单调枯燥甚至艰苦不便,但也带给大海很多平心静气的思考空间,看到了曾经不以为意的细节光辉,重新认识了基层生活“柴米油盐醋酱茶”当中蕴含的人情冷暖,重温了二十年前自己在农村生活的故乡旧事。
乡亲乡情,一旦投身其中、融入其中,一股浓烈的“乡愁”油然而生,这里即将成为大海的第三故乡。
读书跑路,写思践悟,感恩关注@丁与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