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儒释道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4人  传承网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尽管历来的通人达士们,口头笔下,都在反对神仙佛道,但是遇到无可奈何之处,在潜在的意识里,何尝不憧憬超越人间,倘佯于天人的美景。所以练气行功,讲究气住丹田的人们,依旧多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我常常碰到有些倾心修道的人来问,如何气住丹田等等问题。我总是反问,你为什么要气住丹田来作实腹的功夫?如照道家所说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和定义,必须知道。古代道书上的“气”写作“炁”。“炁”这个字的上半部“旡”就是后世的“无”字,下面四点则代表了火。那么,无火之谓气,并非指空气的气,也不是呼吸的气。现在用的这个“氣”字,下面有一个米字,是指人们吃了米谷等食物后所化生的气。还有一个好像简体字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姑且不管它是哪个气,一个人的身躯,犹如一具装有各种零件的皮囊。假如我们把气体打入一个皮袋里,然后要叫这股气呆板固定,永久停留在某一部位,是有可能吗?很明显的答案,气是不会凝固停留在某一部位的。如果说有可能,那已经不是气体,它已变化成为一个固体的东西。在我们的身躯内,另外装进一样固体的东西,那就太可怕了,岂不成了一个瘤吗?气,本来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能量,你要气住丹田,充实腹部的下丹田,那只能说“徒有空言,都无实义”。如果真有如此感觉,那是注意力集中,心理控制作用所引发的感受反应而已,并非真有一样东西。

那么,老子所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就没有它的事实根据吗?其实,老子讲的是修养上的真实功夫,绝对是真有其事。但它的先决条件,便是从无欲虚心入门。一个人如能真做到“离情弃欲”,心如止水澄波,那么,自然而然就可达到吕纯阳《百字铭》的修养境界了: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白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事实上,难就难在无欲与虚心。正因为不能无欲,因此老子才教人一个消极的办法,只好尽量避免,“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能够利用消极的办法做到也就不错。然后再求虚心,自然可以充实内体。养之既久,也就自然可以“弱其志,强其骨”了。如果有心求之,早已背道而驰,违反“道法自然”的原则了。因此唐宋以后禅宗大师们呵斥狂妄之徒的习惯语,便反用老子所说的“虚心实腹”,认为是“空腹高心”之辈,不足以言了。其实,要明白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的真实功夫,不如引用孟子的“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最为确实。

《老子他说》

接着孟子继续讲到修行,这里从养身开始,前面从尽心而后知性,知性以后修命,修命以后,到这里是修身。儒家与佛家不同,完全在入世的做人做事上,把道修成,然后可以“大行不加”,“穷居不损”。

他说真正的修行,是从心理行为修起,动心忍性,起心动念之间,都合于“仁、义、礼、智”,就是至善。那么“根于心”,内心的修行够了,“其生色也”,然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都通了。“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然后脸上的气色也不同,有光华了,气很充盈畅达四肢,形体端正,不弯腰驼背,身心舒畅、轻灵、怡悦。“四体不言而喻”,一个有道之士,一眼望去,身影自然与众不同,精神灌透,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有一种慈和祥瑞,潇洒飘逸的丰采气质,像是神仙中人。

这是孟子一生修养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学问修养实践的自白,照一般世俗的观念,就是他修道的真工夫。孟子从动心忍性开始,然后说到性善,讲到做人做事行为。不过儒家和佛家不同,儒家动辄就与实际的从政连起来,因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出来第一步自然就与政治产生关连,所以是由行为,再讲到修行的成就。

因此孟子说修行成功了,有定力,便“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其实不管佛家或儒家,都是如此,所以青年人要想学道,求得气脉通的,先要做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明心见性以后修持,气脉自然通,否则,要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在起心动念间,念念都在至善,气脉也自然就通了。这是孟子实际的经验,他不会欺骗我们的。

孟子有关心性、体用的修养,至此大致已告一段落,他由基本原则,谈到实际工夫。所谓仁、义、礼、智是根于心,由心理行为开始,修养到“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的境界。这也是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检查心理行为的修养,工夫到家时,生理自然有了转变,同时也能彻底明了心性体用的道理。

然后讲到起心动念,做人做事的道理,见之于外的行为,成为道德的准则,也成为社会群体的政治伦理。

《孟子与尽心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