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优雅诠释养育智慧的范本
“智慧有两种形式:有效适应环境,优雅诠释经验。”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曾定义过“智慧”的内涵,《窗边的小豆豆》正是“优雅诠释养育经验”的典范。这真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儿童读物心流之作。
我从三个方面来分享阅读感受:
1、关于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学校。
巴学园是一个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学校:全校共有50多个学生,小豆豆的班上一共有9名孩子,旧式的大巴车作为教室,学校的大门是两棵四季生长的活的大树,学校身自在大自然的环境,窗外便是四季变更的真实风景。
巴学园校长是一位“让你一直想深聊的愉快可爱的”的音乐家。学校没有公开统一的课程表,全部课程采用学生自习或自我管理的方式:每个学生根据个性爱好自己排课,每堂课老师会把这节课的主要学习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之间为真正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面是创建“午饭时间”等等过目不忘的相处活动,你看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同学以及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一种自由教育探究式学习!在巴学园没有不专心、逃课和不想做作业的情况发生,孩子们每天放学不舍得走,早上起床的动力是去学校!这得有多少中国家长和孩子羡慕啊!哈哈!
2、写作的自由和童趣天成。
这本书非常独特的写作特色,是古典写作的轻淡娴熟:写作者没有站在小豆豆的视角即孩子的视角,也没有站在作者本人是成长的小豆豆的第一人称视角贯穿全文,更没有站在大人即妈妈或校长的视角来组织,作者作为旁观者和第一陈述者的角度,将这些角色融合,自然而然地将聚光灯打在这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人物身上,让他们自由的叙述。
比如:妈妈从和老师的对话中逐渐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白退学的原因,这部分对话的精彩在于简洁传神。
作者也非常擅长场景迁移描写。新学校是令人充满惊喜的开始。小豆豆第1次参加学校的午饭,什么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小豆豆第1次上课,发现这个学校和原来的学校有那么多的不同,课程表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学习方式是自己学习为主。
作者深谙简洁优雅意境之美,未带自我客观评价只描述任何一个新鲜事件或者过程,只是以古典写作的视角把各个角色的感受,从“他者”视角的所见所闻呈现给我们看。我曾为作者出色的童趣描写几次笑出声来。比如,小豆豆他居然担心同学过来看他的“海的味道(肉松)”,会用鼻子吹走他的肉松。这是小孩子才有的稚气敏锐吧~
3、理想的父母和淘气的孩子。
淘气的孩子常有,理想的父母不常有。作者已经是长大的小豆豆,但当她回忆起幼年时的教育经历时,淘气的自己和父母的包容跃然纸上,毫无造作。她似乎更多的理解了父母,往事如流水,妈妈对那时候的她的包容,对她的鼓励和帮助,为她去探索新世界的默默付出,多么美好隽永!这部活教育的案例集读来令人放松,强烈推荐你跟你的孩子进行一次亲子共读。
巴学园的教育模式与现实学校教育容器相差很远。在家庭这个空间里,每一个父母却可以仿郊巴学园模式,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她的好奇心理,她的怪异行为。把这本书拿给孩子,让她看到内心调皮的自己和想要成为的理想自己,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