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觉得父母对你严厉,是为了让你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孩子,因为疫情,2020年这场寒假显得格外长,在家上网课的日子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你整天抱着手机,早上上早自习,晚上上晚自习,妈妈担心你的眼睛受不了,下课的时候很想让你放下手机,放松放松,你说你要做作业。
你抱怨网课太多,作业太多,老师又喜欢拖课,我们担心你借着上网课的名头玩手机,打游戏,乱聊天。
你这么大了,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说你,不管你,你手机不离手,对你盯得太紧,你又觉得父母不信任你,没有给你独立的空间。
①学习是为自己学,不是为父母学
多问一下,你学习的情况,有多少作业,要多长时间可以做完?你就很不耐烦,孩子,在你眼里网课是不是不算正式上课,身边没有老师盯,也没有同学陪,经常坐在床上上课,感觉很自由,顺便玩玩游戏,聊聊天,有时还可以看回放,错过了,你也不会太在意,可是你知道吗?看回放和现场直播完全是两码事,现场直播,你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边学习边思考,这样你的吸收会更多一些,但回放绝对达不到这些效果。回放只能证明你听过,学没学到东西是另外一回事,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还不知要过多久才能正式上学,你必须把网课当成在学校里,正式上课那样,老师说过,去学校上课就直接上后面的课程,不会再重复网课学习过的内容,你以前学习从没有让家长操过心,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希望疫情期间可以继续保持之前的成绩。
老师经常会在群里发学生上课的时长,你说,有的学生一直把电脑挂在哪里,同学都知道那是假的,为什么老师想不到,我想说,既然你们都知道,那是假的,难道老师不知道吗?老师的目的是希望你们多学习一下。
在学习网课的这段时间,考试过几次,有几科的成绩并不理想,我问你什么原因?你说班上有几位倒数的同学都打了高分,成绩有很多水分,你从来都会找一些别人的问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段时间是不是松懈了呢?
②要锻炼身体,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疫情的发生,让我们更加重视生命,重视健康。健康是1,后面是零,再多的财富,如果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从上网课那天起,你天天都呆在房间里,从冬天到春天,从零下几度到20多度,从穿棉袄变成了薄的外衣。早餐给你端到房间,中餐,晚餐吃完饭就立即马回到房间,很想让你去门外的场子上晒晒太阳,吹吹风,看看小绿草,你说作业太多,要赶作业。我很想问你,在学校也有下课的时间,还有课间操,还要去排队吃饭,难道在家里的作业比学校还多吗?我可不可以理解成这是借口?就是为了多玩会儿游戏,多聊会儿天。如果在下课之后把手机交给我,还会有这么多作业吗?
只要你在上课,能做的都帮你做了,为了就是能让你安心的听课,茶水倒好递到你手边,吃完零食,纸巾递到你手边,垃圾桶放在你手边,过分的是顺便丢下垃圾你都没这个习惯,弄到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书本也到处扔。孩子,你都这么大了,没有好习惯跟着你,你以后进入职场会吃很多亏的。
③假期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也是放松警惕的最佳时间
疫情市场不忍回首的灾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人真的要掌握一点本事,才不会在灾难来临时手足无措,而这些真本事,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的知识来打地基。这个疫情就是一个照妖镜,有的人不工作,不上班,一点都不会担心,他的能力可以让全家人生活的很好,而有的人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不出去赚钱,就没有生活来源。现在不努力,以后生活会压的你喘不过气。
孩子,爸爸妈妈希望你分得清熟轻熟重,那些小说,游戏,聊天只能给你提供短暂的愉快,过了就没了,唯有知识才能给你源源不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不要让2020年的这场特殊的寒假,成为你糊弄学习的开始,明明可以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实现弯道超车,却因为意识的放松和懈怠,让自己退步,这样的人生真的太可惜了。
④先自律才自由
孩子爸爸妈妈会尽力最大的努力陪伴你长大,可事实无常,总有我们鞭长莫及的时候。不是我们没注意到你,你肆无忌惮的玩手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所有责任都只能由你自己背负,今天你选择了自由,明天就要花上十倍的时间去纠错,改正,修复,你对我们的管教和约束不耐烦。任性,妄为的自由也同样不是真正的自由,他只是在拿你的未来买单,作业乱写,上课溜神糊弄自己,这些行为惩罚的只有你自己,我们再伤心,在难过也无济于事。
孩子,爸爸妈妈今天在能力范围内,督促你引导你,可学习这件事,说到底,只能靠自己,只有自律,自觉才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管理好自己,任有自己的性情,打败,所有的努力和积极,那他之后的人生也无可指望,孩子只有当你强大的时候,你才可能有自由的选择权,现在还弱小的你,请通过成长自律的学习,武装你的大脑,修炼自己的能力。
学历就是通行证,想要应聘一份好的工作,先不说有没有能力胜任?学历就是个门槛,低于这个门槛,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你。现在不对自己狠,生活会对你狠。学习的时间就是这几年,也是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机,你是愿意苦一阵子,还是愿意苦一辈子?
网上有一句话,20岁的贪玩,造就了30岁的无奈,30岁的无奈,造就了40岁的无为,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酿造了碌碌无为的一生。
孩子,请不要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你有权利选择工作,而不是让工作选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