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冲动,我屏蔽了3年没有说过话的同学群
01
你多久没在同学群说过话了?你什么时候会决定屏蔽一个只有人数没有热度的同学群?
离开一个人可能很难,可是离开一群人比较简单。
大学的时候,群里还是很热闹的,要么某个同学生日,在群里接龙祝福;要么就是游戏求组队;要么就是节假日给老师送祝福.......
在考试月里,还会分享各种整理的笔记和干货,每天就是在里面插科打诨,不亦乐乎。
毕业之后,所有的人就开始的慢慢不在群里说话。
成年人的一个社交默契好像就是,不过多打扰彼此,也不再频繁发声。
同学群的存在好像是对于过去的一种纪念,如果没有必要,没有人打破那些安静。
最后一个人的发言,留在了3年前的6月份。
其实大家都是私下联系了,没有说出口,可是大家已经用这样的方式,选择出了,应该还和谁保持亲密无间,无话不说。
那个一群人深夜水群的过去,已经是回不去的年少。
虽然本来群就没有什么消息,我还是把它屏蔽了。好像这样做,起码是我不想看,而不是他们不想说了。
图 | 作者:Mark Conlan02
有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拒绝无用社交”。
我在想,这是不是那个群逐渐的冷淡的原因。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温柔的说法,拒绝的不是“无用社交”,而是对于我们来说“无用的人”。
我们没有说什么,其实在走出社会后,就开始把人开始分类,最起码会分为“有用”和“没用”。
与一个人的社交,如果这个人不能提供给我们提供情感满足或者物质满足,那么这个社交,就是无用的。
成年人总用冠冕堂皇的词语,掩饰着社会现实的残酷,然后用行动做出有利有自己的事情。
“曾是少年”,那是一种无忧无虑,不考虑人的价值的时间段。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一个厉害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更多的人是,历经风雨,既到不了成年,也回不去少年。
没有面对大风大浪的能力,也没有能过躲避竞争的保护,过得其实很不顺心。
无论你承不承认,毕业后的我们,社交的牢靠度,其中一项就是我们是否还能给予对方支持,无论是情感还是物质。
在谈生存的时间里,社交很多时候是要被人需要才会牢靠。
03
最近看朋友圈,发现有个社团的朋友要结婚了。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席了不少活动,什么都聊,半夜还一起爬过学校的墙,我是真心把他当作好朋友。
我记得最后一次社团聚会的时候,喝了点酒,脸颊通红,憨憨地笑着说,他说以后他结婚了,社团里每个人的红包都不能漏。
我一直记得这个,在那个时间里,一个少年,在一群人面前,无所畏惧说着自己内心所想的话,不加考虑别人是否麻烦,那个发言的样子,是我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的。
工作里,要么考虑上司是不是喜欢这个颜色,而改PPT背景。聚会上,两个同事之间有矛盾,要安排分开的座位。
我们不会为了自己的方便,或者开心,就说出自己心里想的事情。
委婉圆滑是我们生活的必备技能了。
当然我那位社团的朋友,并没有邀请到我们。可是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点了个赞。
虽然没有和约定那样,在现场给予他祝福,可是他没屏蔽我们,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体面了。有些话不用说,我们想一想也明白。
在社团群99+到0这个程度里,我们在各自的城市努力,也开始分道扬镳。
有些人的消失,和你是不是还拥有他的微信无关。
图 | 作者:Mark Conlan04
可能是成长期间都是获得,无论是家里老师同学,他们的关心都是自然而然得到。
所以,在长大,靠自己独自闯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练习如何失去。
学会和失去相处,这好像就是社会的必修课。
被迫学会和过去一些人分开,然后去认识新的人,开始新的生活。一边缅怀过去,一边坚定向前走着。
人来人往的日常,以前的关系多好,不代表以后还能好下去,相处是要付出代价的。只要有一方放弃了,就难以挽回了。
久而久之,关系就会变淡。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努力就可以,唯有感情,这类需要彼此相关珍惜的东西,是独独一人挽回不来,两人维护就会存在的。
在还能联系的时候,珍惜这些活跃的人,珍惜这个相互挂念。
已经离开的人,也不要太难过,你没法强行挽留,你也没法阻止别人开始新的生活。眼前还存在的那些人,才是我们还拥有的。
人最怕的就是,忘不了过去,又不珍惜当下。
图 | 作者:Mark Conlan05
学校里的朋友,因为没有办法离开学校,而且生活规律受到课程的制约,在这样的限制了,我们有了无数共同相处的时光,有了无数共同经历的回忆。
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份限制,才维护了我们的感情。
当然,如果我们离开学校后,这份限制还能维持的好,很大几率我们还是感情很好的。
但是现实中,毕业后还能有相似的活动范围和人际网络,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会有人离开。
也就是有人说的,“缘分”到头了。
在我看来,所谓的“缘分”到头,就是良性互动停止了。
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主体之间需具有共同的或者相类似的价值理念,至少不能是相互对立的价值理念;
第二:两个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
第三:两个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依依赖行为的可能性;
由此来看“缘分”,分析,就知道了是如何离开的。
第一点,相同的价值理念,可以是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工作等产生,就算没有,起码两个人的价值是相互理解并尊重的,这个基本不会是一段很好的感情消失的原因。
第二点,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这个“互动”是否必要的判定。这是个主观的东西,只有双方都认为到必要,才会达成。它涉及很多方面,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达不到对方的标准了。
第三点,便利性。在这个全民微信的时代,发生互动的可能性,不说100%也有 90%,途径很多,方式也多。已经不是飞鸽传书,车马寄信的时代了。
观念的不同或者必要性的考虑,才是“缘分”到头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样一看,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的选择产生了的结果。
在感情里,难过的是,一人的选择,往往是两人承担而已。
珍惜每个会问你“最近还好吗”的朋友吧。
“评论可以说说你的故事。”
-End-
文 | 小粽子先生
图 | 作者:Mark Conlan
关注@小粽子先生,陪你聊不温不沸的平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