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记

日常散记(七十二)

2024-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女叫狮

年过完了,生活基本回归正常了,唯一不同的是父母这次同意在城里多住一段时间,所以每天除了过好自己的日子,也能随时去陪爸妈说说话,散个步,给父母做顿饭一起吃。

父母在城里的日子,我的生活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过自己的日子,一部分陪父母。今天早起日更结束,我和那人开始了家里的大扫除,年前时间匆忙,房子卫生搞得敷衍,好在时间多的事,这不年过完了,一些年前遗漏的地方,又开启新一轮的整理。年前小卧室的书桌,因为靠床太近,不方便出入,我没有亲自去整理,当然也曾交代过那人,让抽时间将书桌罗动一下,顺手整理一下,结果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这么多年早已习惯那人做事的拖延,对于眼里没活的人,你安排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惹人厌的,这道理我比谁都懂。可惜两个人的家,很难做到不依赖。好吧,既然指望不到他,那么我闲下来了自己搞。于是今天早晨起来就直奔小卧室,搬开书桌搞了起来,一听我一个人哼哧哼哧的忙乱,那人慢条斯理地走了过来,嘴里不迭生声的说着:放着我来。哎,我倒是放过了一个年了,如果我不亲自上,他怎么可能上呢?不是忘了,就是你没说,或者干脆来个没看到。要说小卧室书桌上文件夹,几个抽屉放的全是那人的东西,平常他习惯随手一扔,我看着混乱不堪,他没感觉乱,你说让他搞搞,他自然是抗拒的,既然人家抗拒那我就自己上,他又怕自己的东西让我动的找不见,用的时候还得找我问的后患,于是一看我在整理,他走过来手忙脚乱的自己搞了起来。

这是太了解我的底细的节奏,明知道自己往后推推,我迟早会看不下去自己动手干起来。也明白只要他积极参与我也就无话可说了。一方面不影响他接下来该怎么做怎么做,一方面也堵了我的嘴,何乐而不为。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对方什么样子,心里都有一本账,只是有的人越来越计较,而有的人越来越大度。我自然就是后者,在一起久了,真的不想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伤人伤己,能自己做的事绝对不会劳驾对方了,即使一个房子生活的两个人,必要的时候能生分的时候还是生分一点好。斤斤计较累的只有自己,人家根本不在乎。

一早晨的忙乱,总算小卧室规整出了个头绪。我这人就是这样,搞卫生时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心里不舒服很久。做什么事都喜欢有头有尾,仔仔细细过一遍才踏实。

我收拾房子的时候,那人练了会字就去做饭了,我收拾完正好吃饭,饭后我洗完锅开始练习毛笔字,练习一个小时后,开始练习吹奏葫芦丝一个小时后,我收拾出门去爸妈家溜达一圈,那人和我同路去体育场打篮球。在爸妈家我们三个人吃着零食看了一会电视,爸爸躺下来休息,妈妈收拾房子活动一会儿,我开始练习硬笔字,练习半小时后开始做饭。晚饭我做了爸爸喜欢吃的韭菜饼,熬了稀饭,四个人一起边吃边聊,晚饭后我和那人一起回家。他看电视,我拿出平板开始日更。

这一天的看似无聊,其实也很充实。这一天最大的感受是以身作则很重要。这个感受来自和妈妈的聊天。下午妈妈说:你爱学习,所以你的娃学习好;你喜欢练字,现在影响得孩子老公都开始练字,一家人学习风气浓厚,跟你爱学习有关系。我说这一点我还真是完全赞同的。以前女儿上学时,他晚上写作业时,我坐在跟前看书,女儿从来不会因为完不成作业受老师的批评,学习习惯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培养过,就看我自己爱学习带动她。网上很多人说的看孩子写作业时的鸡飞狗跳,我就从来没有经历过。因为爱看书是我的习惯,孩子从小就很自然的认为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做好的事。父母与其在教育孩子上斗智斗勇,学习什么别人的经验,不如先将自己活成一个自己想要的人。

有人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我就很赞同这个说法。自己不爱学习,想让孩子成绩好,是很不现实的事。看到大弟媳妇一天拿个手机逼侄女放下平板写作业,我就很是不解。自己都离不开手机,孩子喜欢电子产品,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从小就喜欢模仿父母,长大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学习父母为人处事,过日子的样子。我喜欢家里干干净净,女儿从小就受不了一点脏乱差的房子,我喜欢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女儿长大后就对我的事很是上心。

这几年那人生病后,女儿对那人的贴心早已成了亲戚朋友中的佳话,她们总在我跟前说,现在像我女儿这样孝顺父母的孩子不多了。前年那人药物过敏,去年那人病重住院,女儿衣不解带,寸步不离的照顾,连我这个做妈的都很是感动。不止是在照顾那人上女儿表现令人欣慰,主要是这几年因为那人生病,女儿放佛一夜之间突然长大的样子更是令我心疼。

这两年女儿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书呆子,变成了一个懂得打理家务的小女人,尤其这次我去看到两个孩子将新房子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样子,更是从心里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