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的故事《一个穷学生》
范缜从小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过着穷日子。可他自幼聪明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家自学了。十八岁的时候,他成了乡里有名的“才子”。许多人都羡慕范家有这么一个知书达礼的儿子。
有一年,他对母亲说:
“我想外出求学,去见见世面。听说沛郡相县的刘瓛先生,人品和学问都很好,我想到他那里读几年书,行吗?”
母亲看着眼前长得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儿子,悲喜交集,眼里噙着泪花说:
“你长大了,也该到外边看看了。只是时间长了,给我来个信,不要让我记挂。”
范缜流泪拜别了母亲,穿着布衣草鞋,徒步走了二十多天,行程一千多里,来到刘瓛家里。
当时,刘瓛招收了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的子弟。他们一个个穿着华丽的衣服,坐着漂亮的马车,还有书僮陪伴,佣人侍候。看着范缜身上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草鞋,吃的粗茶淡饭,就经常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瞧他那个乡巴佬样儿,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连个车也没有,就那么走来的。嘻,嘻!”
范缜全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他知道学好了,比吃好、穿好更重要。经过几次交谈,刘瓛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学生。
有一次,有个朋友问刘瓛:
“您的学生中,谁最有出息呢?”
“范缜!”刘瓛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他穿得寒伧,吃得俭省,可将来最有出息的也就是他。”
两年以后,范缜二十岁了。按照当时的礼节,小伙子到这个年龄,要举行一次“冠礼”仪式,表明他已经进入成人阶段。这是一个比较隆重的礼仪。一般富家子弟,都要选择吉利的日子,请有名望的人做冠礼主持人。范缜因为家里较穷,又是在外读书,所以,他没有考虑举行这种仪式。一天,刘瓛很关心地对范缜说:
“你该行冠礼了吧?”
范缜不好意思地说:
“论年龄是应该了,可是……还是以后再说吧!”
“这是件大事,怎么好随便推迟呢?我来给你办吧!”
几天以后的一个上午,刘瓛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亲自主持了范缜的“冠礼”仪式。当他把已定成人的帽子郑重地给范缜戴到头上的时候,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向范缜投去羡慕的目光。老师亲自为学生举行冠礼,这是多么大的光荣啊!范缜跪在老师面前,激动得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