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更难的事业(一)
——读《教师的使命》
一、你凭什么做教师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教师的初衷并不是因为这些这些高大上的称谓,而是因为身边人长期的耳提面命后做出的不二选择,都觉得老师有寒暑假和双休日,让人羡慕的近三个月的带薪休假,并且在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工作稳定“旱涝保收”。尤其适合女孩子。就这样高考志愿从上到下无一例外的全都填了师范。毕业后做老师,真的也有如大家同样的想法:做老师,真的很容易,只要有机会谁都可以当老师。
唯独忘了教师的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读到张文质老师的书《教师的使命》中“你凭什么做老师?”振聋发聩。
远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就镌刻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本身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凭什么说,我就是能够教那些学生学习呢?”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而这却是及其困难的挑战。
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是发自心底的爱,而不是敷衍的爱。这是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的重要前提。你要发现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多的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缺点。班上有一位孩子,智力水平大大低于其他同学,一个字都不认得也写不完整,但他对班级都卫生区却特别上心,每天早上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扫帚去卫生区打扫卫生。特别认真,不容留下一丝垃圾。一天我看到他的桌子里放了一个小方便袋用来装垃圾的,我特别感动,在班上狠狠的表扬了他。从此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开始有了对待兄弟姐妹的情味。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爱,但又不能仅仅凭借爱。
教师还需要是一个学习者,“手中有书,远方有导师。”如今,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量正在超过老师,所以阅读才是老师最好的备课。没有任何一个职业需要像教师一样拥有这么多维、丰富的素养。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人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对于学生的研究,是一门人学,儿童学,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最复杂的一门学科。当一个老师多难啊,他一定要是个全才。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眼界放宽了,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素养呢?读书,读书,再读书,唯有多读书,读好书,读专业知识的书,从大师身上寻找智慧,不断提升自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影响学生。
“术业有专攻”向来都不是说说而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的专业知识,需要我们倾尽全力,终其一生专注于我们的职业。即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