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长期主义者,也要短平快汇报

2022-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闲云野小鹤

又是一期新的碎碎念。

(1)

最近在学驾照,用程序员的话说,我应该是少有的认真学员,除了国庆以及有两周周末被拎到现场去“强制”加班,我基本上每周两天没有落下地学到了现在,教练说,很快就可以参加科二考试。

我坚持学C1,但没想到练到现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半坡起步有时离合没踩稳会突然熄火,懊恼,但也没想后悔过换成C2。

但愿一遍过。

(2)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看重当下结果的人,比如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C1,前几次去上课,连教练都在劝我,小姑娘嘛,还是学个C2就行了,难道你们家有手动挡车?

我说没有。

教练便会诧异:那你为什么要学C1?

我很难解释,因为我从小就觉得咔咔挂挡很帅;

因为我觉得学驾照可能就是我唯一体会咔咔挂挡的机会;

因为我觉得自己这小体格,万一有一天被卖到荒郊野岭,路边停着一辆废弃的桑塔纳,我不希望错失开着它离合抖抖刹车一松油门一上就能逃命的机会;

因为……万一有一天我要去学赛照呢?

【2.18.补充】

科目三一把满分过了。

真没想到。

科目二考完之后,适逢放开,耽误了继续练车,本来想冲刺年前拿证的,结果一次二档也没上过。

大概2.7.的时候,教练突然通知2.17.去考科目三,中间自己抽时间约他下了班练加减档,后来一共练了两次,2.16.到考场模拟了一天,2.17.就上了考场。

模拟的时候是真痛苦啊,早上6点起床,教练把我们一一接上,开车到奉贤,大概8点就开始练,一车4人,两条线,轮番开,水都没敢喝,生怕上厕所。先不说记不住那么多考试点走走停停之难,就说“档位与速度不匹配”及“一档连续行驶不得超过50米,二档不得超过150米”的规定,都能折磨死人,一些考试点大概相隔200米,常常上三档也不是,不上三档又害怕驾驶距离过长,纠纠结结中耳边尽是教练“速度到20了吗你就上三档”“这么快的速度冲到那里来不及降速可能已经挂了”“又没回一档起步,挂了”“灯没打,挂了”“车开得啥呀,又压线了,挂了”……总之就是,每一圈都挂了挂了挂了…

但越开是越开心的,也越来越有信心,虽然每一轮总还在细节上有些差错,但我自知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过于放松,边开车边和教练他们一起聊了天,错过了细节。离合换挡逐渐像肌肉记忆般熟稔,腾出的脑子基本都能在做完一件事后很快反应出下一件事,类似于“一停二回档,三看四通过”之类自己发明的小口诀连睡觉都在重复,说刻骨铭心不为过。

上了考场无人聊天,我跟程序员形容,你如果坐在我的车里,甚至感受不到我开的是一辆手动档——就是如此平滑(且不要脸)。

说起来,我这辈子开手动档的体验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能如此完美收官,十分知足。

不过我确实没想到,如今手动档已经没落到这个程度,即使没有大众不打算再造手动档的新闻,按教练的说法,他们招手动档学生已经连年减少,去年一年都没招到10个手动档学生,也就是说一个月招不到一个。教练说,等我们这波考完了手动档,他已经打算把车卖了,因为招的学生已经不够养活一辆车。

总感觉C1驾照进博物馆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想来自动档简单易学、每个科目之间的间隔时间短、拿证快,价格大差不差的情况下,手动档确实没什么可以与自动档匹敌的优势。

(3)

不过学了手动挡之后,我还是觉得学手动挡好,因为它能让我更理解汽车。

几乎每个人都告诉我,考科二最容易挂的是倒库,其次是侧方,什么S弯直角转弯都极其简单,结果我第一次上S弯,因为个子太矮完全看不到线,车子扭得差点冲到墙上去;程序员说,半坡起步很简单,离合刹车果断一抬,车子啪嚓就出去了,结果我松离合抖成筛子,刹车一松,啪嚓就熄火了。

倒库这种看到点位就打死的考试方式,对我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

但说实话,科二学了这么些科目,我最感谢的恰是S弯和半坡起步,S弯让我对转向更有感觉,不再是不知其所以然的看到点位就打死;坡道则让我更理解了离合和刹车的关系,虽然之前平地也熄过火,但试了坡道才知道,离合抖到什么程度是临界,刹车什么情况下可以踩,什么情况下不行,此后平地便再也没有熄火过。

我也看了一些驾考短视频,有教练教半坡考试防熄火的方式,是一旦上了坡,离合便不用再动,到了定点只需要把刹车踩死,启动的时候只需抬起刹车——这种方式或许能让人轻松地考过试,但恐怕永远没有办法让人认识车。

说白了,生活中真正开车的时候,谁会半坡起步不带油门单靠离合突突突往前开?谁又会遇到那样窄还不让伸头的S弯?慧慧说,真要遇到那么窄的S弯,大不了你就蹭着墙体/山体开,压线算什么,活着出去最重要。

所以这两项场地考试的目的,在我看来都不是为了模拟真实场景,而是为了让人培养更好的车感,掌握方向,掌握动能,自此在路面上遇到什么情况便都会游刃有余。

驾考的目的,不是难为人,终究还是希望人们能在路上开得更安全顺畅;所以考试者也不该只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每一次练习都是熟悉汽车的机会,我们不该放弃这样的机会。

(4)

我总希望自己每天学到的新东西,都对人生能产生长期意义,但我如今常常为周围人并非如此想法而痛苦。

譬如我们公司号称data-driven,凡事都非要有个可量化的结果,量化本是让人了解结果的好事,记录一些中间数值也有助于大家发现限制效率或结果的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但还是常常会发生一些“动作变形”,譬如为了最后的“好结果”去做一些一次性的投机取巧的事,而中间过程的数据追踪,则更不细致。

我时时警惕不要成为眼睛只盯着短期结果的人,尤其这短期目标还是别人建立的,否则即使达到了每一个目标,也可能走上一条偏离的路,至少是一条平庸的路,对自己没有积累没有成长的路。

丧失长远的方向感,也更容易在做项目的时候感到虚无,遇到一点不悦就满腹怨气。

至少我是这样的人:必须看得见长远的方向,才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当下的困难,并想办法慢慢解决之。

我最近同时和两家供应商合作视频项目,更从外部视角感受到了这两种心态的差别,有“长期主义”的那家,看得出希望与我们共同合作出一个让人愉悦的作品——是的,即使是公司项目,他们也依然会当作作品,尊重甲方的界限,但依然保持自己的追求,宁愿在前期多花一些沟通时间,力图呈现戴着脚铐之后最美的舞蹈;另一家则信奉到点交差的“短期主义”,很容易落入提供什么、说什么、就动什么的境地,看起来更“快”,其实路绕得更远。

(5)

但我不是贬低短平快的价值。

在与两名供应商合作视频的过程中,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我如今愈发感受到“汇报”的重要性,无论是我的直属领导,领导的领导,还是大领导,他们都会因为时间短、信息多,一眼抓不到重点就开始批评或抱怨;甚至我前领导那种日常就是要看上万字稿子的人,也会因为稿子的开头艰涩,而直接向记者反馈“你这写的是啥啊,我咬着牙都读不下去”。

前同事也好,现同事也好,包括我自己也好,时常会为了这样的时刻而感到挫败,觉得自己费心费力,却被老板们两秒打回,大家时常会吐槽,交东西也得算黄历,找个天时地利老板心情好的时机呈递,或许他们心情一好,有些东西就看下去了,也过了。

我不怀疑,稿子也好,设计也好,即使是严格如硬新闻,抓不抓眼也有读者的心境因素在,但既然读者心思不可猜,算黄历也不靠谱,那就还是得找到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们一眼看到他们喜欢的重点的方法。

(6)

在前司,我最过不去的大山曾是内容上的“内幕感”和叙述方式上的松弛,后来我便会在稿子中将那些内容在关键位置呈递在编辑面前,还会用一些“生硬”的方式,营造一些叙述语气上的“松弛”——当然仍然不够,如我前领导在我离职前说的,她看了我写美食的文章,才意识到,原来我可以松弛到那种地步,她认识我4年,依然不明白,为什么我讲起故事绘声绘色,一落笔就呆板严肃。

如果每一家经历的公司都是一所学校,每一次离职是一次“毕业”,从前司提出毕业时,即使领导愿意给我打90分,或许是在后来的一个月里,她才意识到,原来我的上限是120。

而在跳槽后,我几乎也是一刻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汇报方式至今:如何在PPT中呈现最少的字,如何在邮件中把领导最关切的结论以bulletpoints的形式祭出,让他们感到有一种关键信息“扑面而来”的满足,这绝对是值得持续精进的。

(7)

我还去研究过麦肯锡的Elevator Pitch方法论,虽然我领导吐槽,“这有什么好值得说的,谁不知道?”而我是进了这家公司才开始听过这个方法,但学习新知嘛,永远不算晚。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前工作与现工作在“方法论”上有许多关联。

就说要在短短的同乘电梯的时间里吸引人眼球这件事,在我以前的采访生涯里也出现过许多次,比如有的大专家参会,说完了就想匆匆而去,记者只有在他走出会场的那段路的时间与他搭讪,介绍自己,介绍来意,问上一到两个关键问题,最好还能加上联系方式。

那还是针对陌生人的quick pitch,而这份工作大多数的汇报都是针对认识的人,兴趣点和关注点更应该形成时时更新的checklist,我想我没有道理做得不好。

(8)

快速汇报的艺术,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就是针对时时要跟进自己的老板,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汇报最大的重点,如何形成有节奏的系列汇报,最好能同时堵住他的提问,并让他对自己完全放心,没有焦虑。

说回那位“长期主义”供应商,我实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譬如他们总会习惯于在时间点或进程更新前,确认后面的汇报节点,以及每次汇报需要提供的东西和讨论的问题,另一家供应商便从来没有这样的主动性——同样是担任他们的甲方,一个很明显的心态感受是,面对后者,虽然项目更简单,但我们更焦虑。

我相信老板们对手下人所做的项目会有一样的感受,所以何时向他们汇报,汇报什么,讨论什么,更应提前规划和对齐,尤其是在我们与老板每日相见、对彼此的节奏和关注点更加了解的情况下,便更没有理由明明事情全做了却让老板陷入焦虑。

这不只是关心他们的情绪,也是为我们自己好,毕竟,任何人一旦焦虑起来,都会在许多细枝末节处作妖,反而打断整体推进节奏,并可能让整个团队陷入情绪不稳。

在后者那个看似更简单的项目里,我便犯下了一个十分致命的错误,让一个年资太浅的同事打了头阵,她明明手握时间表,事情也都按部就班在做,但因为不太知道如何通过汇报来管理老板的焦虑,一方面,让项目陷入了前期看似达到每一个短期目标、ACopy却十分平庸的境地,二则,导致领导后期每日拖着我们开会,并让另一个办事更麻利的同事在最后关头深度参与,压着完成最终的作品。

我在那个“最后关头”,是有些挫败和后悔的。

(9)

我最近的体会是,对自己,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看到每一个项目对公司的真实价值、对自己的成长价值,切不可为了所谓的KPI去扭曲自己的动作,那样即使换来表扬,也不会让我有半点开心;而真实的工作,即使没有成功,也有其价值,坦诚对待工作、对待自己,是难而可贵的事,值得长期坚持。

但对于团队,对于领导,对于外部合作伙伴,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日程表,更没有义务让人家花大把时间听我们讲话、看我们写的东西,还要自己总结结论。

Elevator Pitch,一个简单的理论,也是值得终身修习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