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018、大小芥菜
1970年3月7日,日记本上记着:收获春菜籽。
知青们在自己的自留地上收获春菜种籽,引起小山村社员的议论,村子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说我们傻,城里来的知青分不清大菜还是春菜,现在居然还留了种籽。
潮汕地区种植的芥菜均系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但却有大小之分,大芥菜方言叫大菜,可以用来作咸菜、贡菜、橄榄菜等;小芥菜方言叫春菜,用途比较简单,就作菜肴,再就是客家地区用来做梅菜,梅菜扣肉也是客家地区的一道名牌菜。父亲节那天,儿子请我们到饭馆吃饭,我就点这道菜,美其名曰:“豆酱春菜煲”食料简单,炒作容易:一是先将春菜用清水洗干净,滤干水分,然后切成段状;二是将虾米用清水洗净,生姜去皮,切成细丝,放入生油,先把虾米炒过捞起,再将姜丝放入稍炒后,把春菜倒入炒,炒至梗稍变软时放入豆酱、鸡粉、虾米、上汤,用中火煮约5分钟;将煮好的春菜倒入小鼎内,加入味精、麻油,然后放上酒精炉即可上席食用。其实,我们在家里做的春菜羹,比这更简单,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是一道价廉物美的家常菜。
但偏偏小山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没有种过春菜。那年,知青大牛回城探亲,他家的附近有一间蔬菜种子经营部,回小山村时买了一小包春菜种子,第一次在小山村的土地上种下小山村社员从没栽培的蔬菜品种。大牛回村的时候,我们的自留地已经种上各种蔬菜,便在菜畦边上采用直播的方式把种子播下,眼看着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在我们每天浇水施肥的过程中生根、发芽,一天天长大,大家都挺高兴。
转眼间,春菜苗长到15厘米左右,约有4-5片叶片时,社员们纷纷来告诉我们:你们的大菜苗可以移栽了。大菜和春菜的菜苗长相相差不大,难以分辩,只是长大了才能看出,大菜是包心的,春菜则不包心。当我们告诉社员,我们种的是春菜,不是大菜,社员们都感到不可理解,都说我们买错种子。
春菜在潮汕地区的众多蔬菜中,可算得上是一种比较粗生的作物,在田间管理方面也不用花很大功夫,如果风调雨顺,20天左右就可以食用了。下乡插队时,花生油、猪油都很缺乏,我们也没有天天炒菜,就让它们自然长大。有一天,还在五七干校的父亲和他的同事到县城出差,顺便到小山村看望我们,到自留地一转,都感到惊讶,我们种的春菜居然有60多厘米高,父亲开玩笑地说,你们种的春菜都可以拿到农业展览馆展出了。58年父亲曾在地区农业展览馆工作过,对农作物和农副产品的优良品种有一定的知识,他这一说,更使知青们乐开了怀。于是,我们便留下10多棵春菜,让它开花,结果,到3月份收获种子,晒干。插队的几年,我们就用自己留下的春菜种子繁育、栽培,一直到离开小山村。
用青春谱写岁月,在花甲之年回忆时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苍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文人墨客,喜欢说,春天播下希望,秋天收获理想,其实,当过知青的我们,却知道,春天不仅有耕耘,也有收获。
转眼间,离开小山村也30多年了,村子里也走出一批大学生,也有人到城里打工,也有人到外地工作,也尝过春菜羹,我问他们,春菜的味道怎么样,他们都说好。1998年我们重返小山村时,还特意到自留地上转转,可是,春菜仍然没能在小山村扎下根,乃一遗憾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77363/c129b02e76a7bdd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