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查”
2022-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锋华雪月
检查多评估多,这是教育面临的现实。
以前检查似乎只是在期末或者是年终的时候,随着对过程管理的重视,检查名目越来越多,检查的标准越来越细,各类考评越来越被重视。
检查本身具有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检查能够起到甄别的作用,工作干得好不好,检查说了算。
当办学或者是教学为了评估与检查时,这样的工作就会发生转变。教育为了谁的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各级检查都要明晰一个根本的指向,那就是立德树人,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考评得好,并不一定学生发展得就好,因为检查即便频率再高,也不可能时时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更多停留在材料上。从现实来看,准备大量的迎接检查材料而忽视育人的现象,愈演愈烈。
甚至有教师发出感慨,我得抽空上几节课了。
按理说检查就是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的阵地在课堂,正常的教学保障不了,的确引人深思。
或许与检查的形式化有关。频繁的、不能发现真正问题、没有实际导向的检查与评估,只能让基层教师机械应付。
我曾就这一问题与一位老领导探讨过。他说,现在很多检查效果不大,但是如果没有检查与考评,希望教育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学校就能够规范办学,这种想法太理想化。
管理的背后其实就是人心,最终依靠的也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