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杂文小品每天写1000字

结识师妹,以及对导师的回忆

2020-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明是C爷

今天的快乐,来源于在公司遇到了同门师妹。

我们跟过同一位令人尊敬的导师,认识许多共同的朋友和同学。

他乡遇故知,真的可以让人感到恍如隔世的幸福与兴奋。

中午吃完饭,和学妹同一部电梯上楼。

是她听说我与她同校,于是主动加我的微信。

还别说,在认识人的方面,我还真的不是主动要微信的那个,有些高冷,可以学习学妹,主动些。

加了微信,我们过道里开始了"认亲"和聊天。

聊起了之前导师教导我们的点点滴滴,聊起来导师言传身教地让我们受用至今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态度,我们感慨万分。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导师对于做事态度的极高要求。

读研时做研究,百分之80的学生都是冲着文凭。

我们的导师固然知道我们是"流水的兵",但她依然不放松每一个"打铁"的环节。

每一次的课题组会议上,我们需要用ppt汇报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

导师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每个人的研究能力不同,我不要求你们每次有多么飞跃式的进展,只要今天你呈现给我的东西,是拿出态度来做的,对于你说出的东西,你能弄懂吃透,让我能看到你有所吸收。

不难吧。

真的不容易。

我们做进ppt里的东西,一般经不住导师的两轮提问。

当她发现你"虚头巴脑",只是在复制粘贴后尝试自圆其说,但并没有真正吸收所谓的"科研进展"时,她会把每个细节处的公式、方法、原理讲给你听。

这时的她,是循循善诱的,她一定要做到让她的学生真正对学问有所吸收。

导师最看不得的,是ppt细节处的疏忽。

行间距没有一致,一句完整的话,愣是换了个行,一张示意图,贴在了边框上,播放的时候没有展示完全…

这类的毛病,会引起导师的说教,同时带有情绪。

那时的我们,都是在课题组的会议上被说哭过。

这种哭,不是委屈,而是因为被说到愧疚,深感自己做事态度之不严谨,甚至无地自容。

从而,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后,抓全局也同时重细节的态度有所形成。

工作后,当ppt得到任何一次表扬和肯定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对导师的感恩之情。

毕竟,苦口婆心的倾心教育一生难遇。

我和师妹都有此感慨。

我们还聊起的,是导师的育儿之道。

她把我们当最亲的学生教育和传授知识,也从来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

在我们课题组的会议上,她会接到儿子请教奥数题的电话,她对学生的严厉,马上转变为对儿子温柔的引导,用耐心和智慧,引导他自主思考。

我毕业的早,听师妹说,导师的儿子后来会参与和他们的聚会,男孩子并不是读成了书呆子,而是十分反应迅速、性格开放活泼,甚至有些皮。

他会在课题组聚会的酒桌上,嘴里唱着自己编的顺口溜,拿着酸奶和哥哥姐姐们喝酒碰杯,瞬间接不上话的,反倒是导师的学生们。

碰了一圈,男孩子会傲娇地说,我的酸奶没有喝,你们没看出来吧,我还有演技!

逗得全屋子的年轻人们哈哈大笑。

我十分佩服导师对儿子的培养,在该严谨时不放松一丝一毫,在该鼓励时从不控制,也从不限制孩子的天性。

好一个睿智了得。

后来,我们聊起来导师对运动的爱好。

大量的脑力劳动,对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导师爱好的运动是游泳、跑步,听学妹说,近五十岁的导师,在她毕业的前一年,还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我不禁感慨:牛人的身体底子都很强,而且始终自律,始终运动。

中午短时间的回忆和畅聊,酣畅淋漓。

两个小姑娘对导师的崇拜和尊敬溢于言表。

我们教师节和过年,都会跟导师发去问候短信。

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我们都会收到导师的回信。

聊天散去,中午小憩之时,我心里暗暗想:

我能做的,是谨记导师教诲,把她曾经的教导作为指路明灯,自律自强,从点滴上做好自己的事业,过好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