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平台大学生活

大学绩点3.9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c1e53595d5de

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你们一定要看完。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当年复旦考分最高的系。我们班某赵姓女同学,至今仍是传奇。至今小二十年过去了,我仍带着敬仰写下以下文字 。

她是当年高考江苏省理科状元,江苏高考是什么情况,你们是了解的,而她,是状元。复旦新生中,学习好的人是不缺的,而她,是代表我们大几千新生上台去讲话的那个,从那一刻,我认识了我们班还有这么一牛人。

来让大家见识一下,3.9已经不稀奇了,当年国金班级,3.9可不止一个。赵同学是4,你没看错,连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军事理论等等公共课全算上,她是4。

经济类的所有专业的课,考完试,老师先改她的卷子,然后改完照着她的改我们的。第一学期考完微观经济学,老师惊呼她满分。第二学期宏观考完,老师欣慰地发现,终于她不是满分了——后来发现是老师算错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全年级三个系(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经济学)都考同一个试,有一题就只有她做对了。中国一个电视机,卖多少钱,到美国卖多少钱,美国人说倾销,合理么。全年级都在折算价格。而只有该同学看到题目上写的是1999年,而那一天中国没有加入WTO,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关贸总协定中国不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于计算……这个说明是课本上的一行小字,而老师提 到一句那个小字是在某天打了下课铃后……全年级几百号人,全都没注意听,只有她不但听到了,后来还去看了小字。

后来我在想,学习这么好的女生,体育总该差了吧!结果我眼睁睁看着800米跑,赵同学领先第二名快四分之一圈,第一次参加经济学院运动会,就把女子标枪纪录破了……我要吐血了。

然后我又阴险地想,这样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产物,只会读书,考试,研究创新能力肯定不行呀。结果本科毕业那年写论文,这算是科研创新了吧。我们大家论文得个A能美上半天了吧,赵同学的论文 A不A就不说了,全文登载在当时的上海证券报上……

后来我们渐渐发现,其实不光是科研任何事情,你只要敢把它归纳成一个考试的形式,这种人就能牛给你看。我记得有一次在自修,我看到他在我隔壁使用计算机练习一些Excel和ppt功能,那这个时候这些东西我用的还算熟练。我心中暗想,终于有你小子也不会的东西了………可是当年他参加上海市的某计算机证书类考试。100分满分,她得99.5…

后来……赵同学不出意外地保研了,在拿到保研资格,又没正式入学研究生的时候,赵同学闲极无聊了一段时间。也不知谁嘴欠说了一句,你这样 的人,就应该出国深造一下,在国内读研有点浪费。她一想对呀。

出国就要考英语,如果你申经济学,要考GRE,如果你申金融、管理类的要考 GMAT,当然还有当时677满分的托福。那到底考哪个呢?拿不定主义(因为还不知道申啥),于是就都考吧。于是我就看到677满分的托福她考 670,2400满分的GRE,她考2390,800满分的GMAT她考780。就连法学院的LSAT她也去考了…分数不详,应该不低。当然了,最后如愿以偿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后来我在美国读 MBA的时候,她在美国博士,后时任复旦国金系主任去哥大访问,回来语众心肠地和同学们说,还是哥大适合赵XX,复旦的成绩到底就是A,哥大早就准备好了A+给赵这种全是A+的人……

对了,你肯定好奇成绩这么好的女生,长成啥样 ,会不会变剩女。她还真不难看,然后在研究生还没去美国期间认识了一个来复旦进修博士的青年企业家,两人情投意和,男方支持她出国读书,后来结婚,生下一男一女,幸福地生活着……啥也没耽误

公众号:is此刻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