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主义-段义孚第二章

2021-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妮的秘密花园

动物性/掩饰与战胜

作者认为人们逃避的是真实,逃向的是幻想

已故的法国总统密特朗曾经认为逃向一本好书就是逃向真实

比如迪斯尼乐园的独特性,凭借现代的高科技,制造奇幻的世界,而他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它不再关注今天,而是钟情于神秘莫测的往昔和光辉灿烂的未来

从根本性上来说,文化就是一种逃避的机制,精心设计和管理的迪斯尼乐园时常遭到大众的指责与批评,人们认为它是在鼓励孩子们形成不负责任/没有约束的生活态度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格林童话故事曾经被抵制过,睡美人,七个小矮人,水晶鞋

还有其他的美女与野兽

更有一个就是美人鱼,曾经很多妈妈抵制,反复强调,美人鱼完全是变相讨好男性,伤害自己,无私的去奉献爱,我咋从来没见过哪个高富帅伤害自己去奉献爱?

作者在文章里面也很明确的提出一个概念,world   世界一词来源于wer,wer就是男人的意思。

再翻看这些童话故事背后的一些文化逻辑。

再对比中国的传统故事,背后的文化属性也是如此,列女传做到极致,还有什么贞节牌坊

一切都是为了男性幻想服务。

一切也是为了逃避真实而服务,真实就是在童话故事那段事情,婚姻更多是政治联盟,各个贵族背后的夫妻各玩各的,花样百出,以情人数量来夸夸奇谈,也就能理解这些幻想是怎么出来的

只要女人足够牺牲足够善良无私美丽年轻,男人就足够专一,他们的奖赏。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点小思考

第二章内容,强调的动物性/克服动物性

作者将人类动物性的三个主要方面来探究人类是如何克服自身的动物性的;这三个方面是食物与进食,性与繁衍,垂死与死亡

人类爱观看其他动物进食(狩猎)并且产生道德优越感,其实观看本质就是如此,人类进食也并不能用文化逃避包装野性,是高雅,美丽的餐具,礼仪都掩盖不了进食就是狩猎结果,野性是动物属性,而艺术就是逃避真实

作者认为烹饪是为了掩盖食物的原料来源,语言也被用来作为掩饰手段,我们不会用活着或者死了的字样来描述,是努力的去粉饰杀戮,狩猎结果

所以对于事物,不要过分贪婪,适可而止,克制住动物属性,减少杀孽

对于优雅进食更是如此,暴饮暴食的行为要规避,同样对食不厌精的倾向也要杜绝

认清楚本质需求,而非艺术逃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