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戒台寺“牡丹院”与恭亲王“鬼六子”奕訢
戒台寺:又称万寿禅寺,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22年),座落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太行山支脉的马鞍山麓。这座千年古刹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度兴衰,如今仍是中国名扬千里的一处文化古迹、佛门圣地。特别是它的戒坛,与福建泉州开元寺戒坛、浙江杭州台庆寺戒坛,历来被人们誉为“中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坛规模最大,因此,又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坛”。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佛教广泛传播并大力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北京地区称作幽州,是北方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幽州城内外以及西山一带相继建造了多处佛寺,戒台寺是其中之一。这座寺院初建时称为“慧聚寺”;从辽到元的三百年间,一直是它的中兴时期,“开坛演戒”,佛教盛事未曾中断。元末毁于战火,成了一堆颓垣残壁。到了明代统治时期,由于崇信佛教的皇帝不少,北京地区的佛事又相继兴盛起来,出现了“梵刹琳宇,吻脊相望”的局面。皇室多次拨巨额库银重修了戒台寺,成了后来的宏大规模,并改名为“万寿禅寺”,一直沿用至今。由于这里的戒坛盛名久负,所以俗称戒台寺。
清时,康熙、乾隆都不止一次来到戒台寺,题诗留文。晚清时,赫赫一时的朝廷要人恭亲王奕,鸦片战争之后,被专横拔扈的慈禧太后革掉了议政王兼军机大臣的要职之后,为躲避慈禧对他的进一步政治迫害,隐居在戒台寺达十余年之久。他在此吟诗作画或随僧人“坐禅悟道”,并出资修复了部分殿堂和院落,对维护这座古刹起了一定作用。
下图、戒台寺山门
下图、 远看“牡丹院”内的古松
牡丹院是恭亲王奕訢在戒台寺隐居十余年时的住所。风景优美,环境优雅,是戒台寺的“寺中之园”。牡丹院位于寺院中心千佛阁遗址的北面。是清代作为行宫建置的,原称“北宫”。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恭亲王奕訢被慈禧罢官期间,这里就成了奕訢隐居之所。奕訢居住时,又对此院建筑进行了修整,并根据戒台寺的原名“慧聚寺”将牡丹院取名为“慧聚堂”。意即“慧心聚集”,故奕訢袭用此意。到民国时,此院又称为“西山别墅”。当时大画家恭亲王奕訢之嫡孙溥心畲也曾居于此。
下图、 牡丹院正门(穿堂门),因檐口下沉,施工单位已搭设了护头棚。方便游人进出。
下图、 牡丹院 门额
下图、 在穿堂门内悬挂的清代恭亲王奕訢照片 (1833-1898)
下图、 “奕訢与戒台寺” 简介
下图、 在奕訢照片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的是“梅兰芳”剧照及简介。梅兰芳青年时代,也曾在演出清闲时来牡丹院小住过。
牡丹院的建筑风格是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形式与江南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为里外两进院落。院门朝南。一进大门,顿觉步人洞天福地之中。迎门是一个用太湖石砌成的大型假山影壁,其底座是一花坛,坛中石上花红草绿,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感。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它既起到了屏风作用,又能自成一景。外院西面,借山势叠石为景,并有盘绕之石阶可信步登攀。上面栽花植树,妙趣天成。其外院东、南两面有曲尺形回廊房屋十四间,清静幽雅,原为亲王侍从居室。
下图、牡丹院内第一进院落中部的假山
下图、牡丹院内第一进院落西部的假山
下图、这是牡丹院第二进院落的垂花门,从此门进去,就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晚清时,赫赫一时的朝廷要人恭亲王奕,在“鸦片战争”之后,被专横拔扈的慈禧革掉了议政王兼军机大臣的职务,为了躲避对慈禧对他的进一步迫害,他选择在此院隐居,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在此吟诗作画或随僧人“坐禅悟道”,并出资修复了寺内部分殿堂和院落,对维护戒台寺这座千年古刹起了一定作用。
下图、 大清光绪十七年 慧聚堂 恭亲王奕訢书
此匾额悬挂在垂花门内侧,现挂之匾是仿造原匾新制的。
下图、这是垂花门内的彩画
牡丹院被称为戒台寺“寺中之园”, 除了用于宗教活动的殿院建筑外,此院是最为精萃的院落。院内假山湖石错落有致,四面房屋以回廊相连,古雅秀丽,幽邃恬静。院内遍植牡丹,因而得名牡丹院。原来这里有罕见的墨色牡丹和绿色牡丹,现已无存。清乾隆皇帝曾在此驻跸过,晚清时恭亲王奕訢及著名大画家溥心畲也在此居住过。
下图、牡丹院正房 因窗帘遮挡,看不到室内有传说中的硬木家具
下图、东厢房 室内堆放的都是寺庙内的杂物
下图、西厢房
下图、正房与西厢房之间的太湖石景观
下图、现在院中的牡丹都是后栽的品种,传说乾隆从御花园移植的黑牡丹、恭亲王亲手栽植的绿牡丹都已不知去向了。
下图、正房前的牡丹和西厢房
下图、回廊内悬挂着图片和文字,诉说着此院当年的辉煌历史和有关名人轶事
下图、 右侧抄手回廊全景,在这里悬挂的与戒台寺有关的清代帝王、亲王及子孙、清代大臣等画像及照片
下图、 左:戒台寺简介 右:康熙皇帝画像
下图、康熙帝与戒台寺简介
下图、 乾隆皇帝画像
清高宗乾隆: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任皇帝。乾隆在位期间曾多次游览戒台寺,并在戒台寺留下多处墨宝真迹。说道现在为戒台寺增辉闻名的古木花卉,就必须也要谈到乾隆帝。戒台寺的很多古丁香就是乾隆帝初游戒台寺时,为了给古刹增辉特命人员从圆明园移植过来的。而牡丹院中国色天香的牡丹,最早一批也是乾隆帝命人从御花园中移植于此。乾隆帝尤其喜欢五大名松中的“活动松”,数次为其题诗。
右图:初至戒台六韵 (清)乾隆帝
名刹近千载,渡河斯偶寻。自来幽胜地,蚤结憩游心。吉马遵山栈,寒禽乱柏林。两峰豁开户,一水宛垂襟。我足忧勤畏,佛无来去今。便教促归跸,余兴寄高岑。
题“活动松” (清)乾隆帝
老干棱棱挺百尺,缘何枝摇本身随?咄哉谁为挈其领,牵动万丝因一丝。
下图、 曹寅诗一首 马上望戒坛 (清)曹寅
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即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坛松。
下图、 张之洞照片
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号抱冰老人。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公元1863年授山西巡抚,从此开始大力从事洋务运动。在其从官时,在各地筹建官办新式企业,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张之洞当年来戒台寺游玩时,被寺内古柏苍松深深吸引,并写有一首著名的《戒台松歌》,诗中写到“十松庄严皆异态,各个凌霄斗苍黛”,给十大名松以很高的赞誉。
下图、溥心畲照片
溥心畲(公元1896-1963年):名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他是清末恭亲王奕訢的次孙,曾以画名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随着奕訢晚年隐居戒台寺,溥心畲的父亲载滢也常住戒台寺,溥心畲在戒台寺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因此他的很多山水画杰作都取材于戒台寺外的景观。一幅《秋山图卷》,画的正是秋天戒台寺周围的群山:丹枫古刹、意境万千;一般人想也很难想象得出那样的绝妙之笔,因而被后人誉为“神品”。
下图、 溥心畲的画作
下图、 左侧抄手回廊全景,这里展出的是戒台寺名碑拓片和与戒台寺结下不解之缘的京剧名家谭鑫培、杨小楼、马连良照片。
下图、(辽)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法均大师遗行碑
此碑坐落于牡丹院(后花园)之西北角,汉白玉石质,位于法均衣钵塔和灵塔之间,坐北朝南,碑首雕刻精美,碑趺为黄砂岩,龟形极为罕见,为北京地区最早的龟趺之一。 此碑始建于辽代大安七年(公元1091年),意为纪念辽代高僧法均。碑文中记载法均“前后受忏弟子五百余万众,”可以想见法均在辽代佛教界的地位和声誉之高。法均卒于辽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享年55岁。戒台寺现存有其舍利塔和衣钵塔各一座。《全辽文》卷八和《辽代石刻文编》都有该碑的录文。
下图、 (明)赐万寿禅寺碑
此碑坐落在“天王殿”前南侧(鼓楼北),为青砂石石质。明正统七(五)年(公元1442年)四月初八立。该碑浮雕龙首,方趺镌刻大海植物,霸下火焰须。碑文中记叙了明代初期,王镇、阮简等募集宫廷众衙门资金,对戒台寺进行了长达7年的修建过程。此碑是明英宗将寺赐名戒台寺(时称为“慧聚寺”)为“万寿禅寺”的历史见证,戒台寺从此也从律宗走向禅宗。
下图、 (清)康熙御制禁止采煤碑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康熙帝巡视西山留住戒台寺时,发现寺周诸山产煤,土著山民挖矿采煤,对戒台寺危害极大,以致于庙宇损坏、禅林危机,特降旨禁止采煤,并立此碑于山门殿之前。
此碑汉白玉石质,康熙御制,满汉文字合璧。这一通碑上承载了三个龙子(螭龙、赑屃、霸下),浮图为赑屃,碑首二螭龙戏珠,阴阳两面共浮雕24螭首;碑四周雕行龙。碑阳文字全文200余字字迹清晰。但龟趺(霸下)已残损。
下图、 (清)恭亲王重修万寿禅寺戒坛碑 此碑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坐落于“千佛阁”遗址前北侧。汉白玉石质,龙首云托。方趺、浮雕前面为龙、后面为凤。
此碑雕刻方式极为传统,主碑前后各雕有12赑屃;龙首为二龙戏珠,共四龙。碑趺前二龙,碑侧各一龙。趺后面为单凤图案,后世推测可能是摄于慈禧太后的威严,刻意为之。主碑两侧各一浮雕龙,全碑共计34条龙。碑的图案均为浮雕。碑文中称赞《康熙御制禁止采煤碑》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
下图、 京剧名家谭鑫培剧照
谭鑫培:本名金福,工老生。他为京剧中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据戒台寺保留的资料记载,谭鑫培在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春,在戒台寺住持盛老和尚的座下求受五支净戒。由于谭鑫培颇谙佛理,人们尊称他为“谭居士”。他受戒后,多次捐款修建寺内殿堂。正是由于谭鑫培与戒台寺有这种关系,谭鑫培在生前曾跟盛老和尚的弟子妙老人提出,死后将遗体安葬在戒台寺的想法。妙老人深知谭鑫培信佛的初衷,同时根据他对戒台寺的贡献,愿拿出属于戒台寺的香火地12亩,给谭修墓,并在墓园内植了几百棵柏树和杨树,并在墓园转角处立有青石界碑,上刻“英秀堂”,现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栗园庄村北。从戒台寺到谭鑫培墓地约八公里,可沿着京昆路到石门营环岛向北约600米,右转进入美安路,到上园路口右转200米后,在路口左转,约150米出路北即是。
下图、 京剧名家杨小楼剧照
杨小楼(公元1838-1938年):名三元,是杨月楼之子、谭鑫培的义子。习武生。杨小楼在京剧艺术上继承家学,同时博采众长,打下武生表演技艺的全面基础,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他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由于受其义父谭鑫培的直接影响,杨小楼十分注重戏曲唱功中“气”的修养,看重戒台寺极佳的气场,所以也常来戒台寺小住,颐养心修,练气修身,为以后唱功的不断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图、 京剧名家马连良剧照
马连良:字温如,北京人,工京剧老生。马连良的演唱以谭鑫培的唱腔为基础,结合本身条件,吸取各家之长,大胆突破传统,创立了与众不同的唱法。他以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了一代新声,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唱的“马派唱腔”,丰富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
马连良生前很喜欢戒台寺,是戒台寺有名的施主,闲时常来此小住,和寺院内的僧人关系甚好,常与戒台寺高僧谈禅修心。1930年马连良游戒台寺时,特地在寺内御碑前留影。
下图、 静谧的牡丹院,虽然斯人已去,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满庭花木尚芬芳。
游罢牡丹院,得诗一首:
一代名伶何处寻?颓然兰若又逢春。牡丹院内集黄紫,不见当年帝与孙。
注:名伶指:梅兰芳、平、谭鑫培、杨小楼、马连良等京剧名家。兰若:出自梵语,寺庙的意思。黄紫:即姚黄、魏紫,是宋代洛阳的二种名贵牡丹品种,这里代指牡丹。帝与孙:指康熙、乾隆、恭亲王及子孙。
附件一
关于清末恭亲王奕訢
爱新觉罗·奕訢,清宣宗(道光帝)第六子,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公元1833年1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去世(公元1898年5月29日),是第一代和硕恭亲王。
在道光帝的诸皇子中,奕訢资质最佳且最受父皇宠爱,但“聪明反为聪明误”,他却无缘皇位。这一历史的“偶然”,注定他以后从政道路的大起大落。奕訢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几度执政,又几度被黜。最终,他不得不拜服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之下。
奕訢集智慧、机敏、才略、雄心于一身,人称“鬼六子”。但他唯一缺乏的是权术和心计。他一生的政治挫折,也多与此有关。
不过,奕訢因创造了一系列第一而名垂青史。他是晚清诸王中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长期主持“洋务”,创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同文馆”,前者是外交部的前身,后者是外语学院的雏形。
奕訢生逢乱世,锐意革新,提倡“自强”,推动“洋务”,使衰落中的清王朝一度呈现“中兴”的气象。因此被尊为“贤王”。
奕訢出身皇族最显赫的家庭,一向自视甚高,功高位尊,也不免骄盈。何况他敢于据理直言,对慈禧太后懿旨常有异议,难免引起后者不悦。兄嫂二人由当初的同舟共济到貌合神离,矛盾逐渐显现。
奕訢政治生涯中受过四次打击,第一次在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已见前述。在慈禧太后擅权时期,他又前后三次遭到罢黜。权力场上的几次大起大落,徒然令他心灰意冷,身心疲惫。高爵厚禄于他更是身外之物。回首与慈禧太后共事的几十年,他一定有许多的感慨郁结于胸,无法宣泄,只好用“猛拍栏杆”来表达。下野之后,他希望过一种闲适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期望保持“洁白如冰雪,清芬不染尘”的情操。于是,他把恭王府标志王府地位的青红色堂帘子全部撤下,换成蓝色,以示返璞归真的心态。为了远避政治的旋涡,他还以养病为名躲到北京西山的戒台寺,隐居10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严峻的局势下,奕訢被重新起用。不过,此时的他已是暮气沉沉,在政治上难有什么作为。这或者是因为身老体衰的缘故,或者是因为10年古刹佛灯下的修炼。总之,他除了眼睁睁看着战争失败,耻辱的《马关条约》签订外,别无他法。奕訢的最后几年,是在朗润园(位于北京西郊,今天北京大学校园的西北部)度过的。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奕訢病殁,享年67岁。他因生前为清王朝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受到颂扬,身后追谥号“忠”,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全文完
原题 (原创) “鬼子六”奕訢与牡丹院 2012-07-21 13:52 发表
2014.06.03 阅读507
2018.12.31 阅读(1896)| 评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