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研读365:宦者列传(六)
宦者列传(六)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819865f89bc3abdb.jpg)
张让(?~189年),颍川郡人,赵忠是安平县人。他们从年少时就在宫廷中做事,汉桓帝任命他们为小黄门。赵忠因为参加诛杀梁冀之功被封为都乡侯。165年,赵忠被废黜为关内侯,食邑只限于本县租税一千斛。
汉灵帝时期,张让和赵忠一起升任中常侍,封为列侯。他们和曹节、王甫等人勾结一气。曹节死后,赵忠兼任大长秋。张让由监奴主管家务,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威名很大。扶风人孟佗家产富足,和张让的家奴结为朋友,竭尽自己所有送给监奴,亳不吝惜。
监奴很感激他,就问孟佗:“您有什么要求呢?我都能为您去办。”孟佗回答说:“我只希望你当着众人,对我一拜就行。”当时请求拜见张让的宾客,经常在门口停着几百上千辆车子。孟佗那时也去见张让,因为后到,未能进去,监奴就率领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并且一起抬着他的车子进门。
宾客们大为惊奇,认为孟佗和张让关系很不一般,都争相用珍宝奇玩贿赂他。孟佗分出一部分送给张让。张让大喜,推荐孟佗担任了凉州刺史。
这时,张让、赵忠和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他们都担任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子兄弟分布到各州郡做官,他们贪污残暴,成为百姓祸害。
黄巾军起义后,盗贼如鼎沸一样遍布全国。郎中、中山人张钧上书说:“我认为张角之所以能兴兵作乱,成千上万的人愿意跟着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身上。他们把自己的父兄、子弟、亲戚、宾客安置到各州郡,独占财利,侵夺百姓,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所以才图谋不轨,聚集成为盗贼。应该杀掉十常侍,把他们的脑袋悬挂于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请罪。再派使者布告天下,这样可以不必用兵,但大盗能自会消散。”
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观看,他们都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乞求让自己到洛阳监狱中,并且拿出家财资助军费。
汉灵帝诏令他们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样工作。汉灵帝对张钧发怒说道:“你真是一个疯子啊!难道十常侍中就没有一个好人了吗?”
张钧又上书,还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样。但总是被扣压不上报。汉灵帝下诏书给廷尉、侍御史,调查传播张角太平道的有关人员。御史秉承张让等人的意旨,诬告张钧参加太平道,把其逮捕拷打,最后死在狱中。
张让等人却和张角勾结往来。后来中常侍封谞、徐奉与黄巾勾结的事情败露被杀,汉灵帝因此发怒责问张让等人说:“你们经常说党人图谋不轨,下令禁锢,有的还被杀掉,现在党人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反而与张角私通,是不是该杀呢?”
张让等人都叩头说道:“这是原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汉灵帝于是不再追究。
185年,南宫发生火灾。张让、赵忠等人劝汉灵帝下诏令,天下田地每亩加税十钱,用于修建宫室;征调太原、河东、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纹的巨石。每当州郡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师后,黄门和常侍总是下令责备呵斥那些运送木石不合格的人,并且强行折价,廉价收买,十分只给一分的价钱,又把它卖给宦官,宦官又不马上接受,木材因而堆积腐朽,宫室连年无法建成。刺史、太守又私自增加征调的数量,百姓号哭叹息,苦不堪言。
凡是汉灵帝征求的东西,都派西园中的骑士秘密带着汉灵帝的诏令前往,号称为“中使”,恐吓州郡,索取贿赂。刺史、两千石官员及秀才、孝廉的提拔任用,都责令出助军需和修宫室钱,大郡价码两三千万钱,其余各有差别。应当上任的人,都必须先去西园评定价值,然后才能赴任,有的因钱凑不够甚至自杀。那些保持清廉的人请求不去赴任,都被强行派去。
当时新任命的巨鹿郡太守、河内人司马直,因有清廉名声,准许少交一些,责令交三百万钱。司马直接到诏令,怅然若失,他悲愤地说道:“作为百姓父母,却去搜刮百姓,以满足当今所需,我于心不忍啊!”
他推托身体有病病辞掉官职,但上面不批准。司马直走到孟津时,上书尽力陈述当世的过失,古今祸败的教训,然后服毒自杀。
书信奏报后,汉灵帝因此暂时停征了征收修宫钱。又在西园建设万金堂,拿出司农的金钱缯帛堆积其中。还派人回到河间购买田地住宅,建造宅第楼观。汉灵帝本是侯爵出身,素来贫穷,经常叹息汉桓帝未能置办家业,所以聚敛金钱财物作为私产,又在小黄门、常侍那里各自寄荐几千万钱。
汉灵帝平时经常说:“张常侍是我爹,赵常侍是我娘。”宦官更为得志,无所畏惧,他们仿照皇宫建造私人住宅。汉灵帝经常登上永安侯台,宦官们怕他看到自己的住宅,就派中大人尚但劝汉灵帝说:“天子不应当登高,如果登高,老百姓就要虚散。”汉灵帝从此不再登临亭台楼阁。
第二年,汉灵帝派钩盾令宋典修缮南宫玉堂,又派掖廷令毕岚铸造四个铜人排列在苍龙、玄武宫门前。还铸造了四座大钟,可容纳两千斛粮食,悬挂在玉堂和云台殿前。又命人铸造天禄虾蟆,在平门外桥东吐水,转水流入宫内。又造忽翻车渴乌,安放在桥西,用来喷洒南北郊道路,以节省百姓洒扫道路费用。汉灵帝还下诏令铸造四出纹钱,钱上都有四道和边轮相连的花纹。
有识之士私下议论说,汉灵帝的奢侈暴虐已经到了极致,国家衰败的征兆已经出现,这种钱铸成,一定会向四方流散。等到京师大乱,这种钱果然流散四海。汉灵帝还任命赵忠为车骑将军,一百多天后被免职。
189年,汉灵帝去世,中军校尉袁绍劝大将军何进,让他下令杀宦官取悦天下人。结果谋划泄露,张让、赵忠等人乘何进入宫之际,一起杀掉何进。袁绍率兵杀掉赵忠,搜捕宦官,无论老小全都杀掉。张让等几十人劫持汉少帝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后面追赶很急,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向汉少帝决别说:“我们等人灭绝后,天下就要大乱了啊!希望陛下爱惜自己吧!”说完后全都投河自尽。
论曰:自古丧国灭宗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慢慢造成。夏商周三代因好色取祸,秦始皇因奢侈暴虐招害,西汉由于外戚而亡,东汉因宦官失国。成败由来,以前史籍议论得很多了。至于罪起宦官,大体还有可以讨论之处。为什么呢?宦官这种人,他们和普通人不同,名声不好,并非出身于贵族大姓。肌肤血气不能传给后代,表面上看不出他的坏处,做事容易取得信任,加上在朝廷中见多识广,熟悉典章制度,所以年幼的君主,往往依靠他们谨慎练达的长处,女君主则利用他们出入听命方便。察访他没有猜疑忌惮的心思,接近他有可喜的颜色。也有忠厚正直,怀术纠正邪恶的;有敏于应对,弄巧乱实的;还有借誉于忠良,先期引誉的。并不都是放肆凶悍,只是一味横暴。但真假并行,貌似忠诚,情实奸恶,所以能迷惑昏庸幼弱之主,搅乱视听,大抵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诈利既多,党羽日广,忠直的臣子直言抗议,一定会先期泄漏出来,因担忧发愤,想有所改革,却正好给了宦官专权夺利的机会。这就是忠直贤良的人束手无策,国家遭到灭亡的原因。《周易》中说:“履霜坚冰至。”就是说已经由来很久了,绝非一朝一夕形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84876f12a125706d.jpeg)
黄其军
作于2023年6月13日(古历癸卯年四月廿六)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