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给你听
近日,读到朱小棣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买椟还珠》。对于“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寓意,我想已经无需赘言,它一直有着它的“正确”释义。
朱小棣在文章的开篇写到,“小时候,听说了买椟还珠的故事。那时当然是全盘接受,暗自要“正确”吸收其教训。少年时期,慢慢地开始怀疑其正确性。”
他的这段话倒让我想起了久远的孩童时代,具体学习这个成语的时间早已记不清楚了,但这篇文章却勾起了我在学习这个成语时的一些想法。
“买椟还珠”来自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
那时的我的确想过,凭什么珠子就是主要的,匣子就是次要的呢?为什么我就不能选择那个漂亮的匣子,珠子再珍贵,我不稀罕。不行吗?(是不是那时就已经彰显出我视金钱如粪土的性格呢,当然权且算是对没钱的我的自夸吧)
只是苦于那时年纪小,哪敢说出与“正确”释义不同的想法呢。正如当时对所学的课文都必须分段落,写出段落思想,最后再总结出全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的写法也是固定模式,“本文通过讲述了一个XXX的故事,说明了一个XXX的道理,表达了一个XXX的思想。”(不知如今的学生是否依然如此)
如此这般的学习,标准答案自然只能有一个。月牙必须像小船,不能像香蕉,更不能异想天开地像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个故事,为什么不可以有许多种解读呢,为什么一定要有唯一的一种释义呢。
前两天,看到易中天的一篇短文,写得非常精彩。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庄子·徐无鬼》里面“炫技的猴子”的故事。
有一次,吴王渡过长江上了猴山。
国王出行,护驾的就不知有多少。
猴子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全都吓得逃进了深林。
只有一只老猴子仗着自己“艺高猴胆大”,不慌不忙地上蹿下跳于林间,向那上山的吴王炫耀它的高超技艺,得意非凡。
吴王张弓搭箭,一箭射去。
老猴子也一把接住。
吴王连射数箭。
老猴子也全都接住。
吴王大怒,命令手下人一齐射箭。
结果,老猴子抱树而死。
悲剧啊!
想想那只老猴子吧!
别的猴子都躲了起来,只有它满不在乎,还要特地在吴王面前荡秋千。
请问,
这样做有必要吗?
有意义吗?
有价值吗?
没有,炫技而已。
上面一段是易中天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这个故事,下面一段是易中天的解读。
只是我对故事中的讲述有几分不服气。吴王上猴山,猴凭什么要逃。你吴王凭什么就以众欺寡、恃强凌弱呢,你能恃强凌弱,我为何不能恃才傲你。
猴山本身就是我猴的地盘,我老猴在林间跳来跳去,这是彰显猴本该拥有的权利。这样做很有必要,这就是意义,这就是价值。
因此,我特别想把故事的结尾改一改。
吴王连射不中,恼羞成怒。
于是,命令手下人一齐射箭。
老猴一看,情势不妙。
于是,三窜两跳,不见了踪迹。
吴王怒火攻心,吐血而亡。
当然,易中天的这篇文章题目是《做人要低调,千万别炫耀》。为扣题,自然也要有这样的故事解读。加之易中天是名人,他讲的故事,影响面自然是广的。
然而,每个人都有讲故事的权利,每个故事也都可以有不同的释义。
我也就算任性地讲个自己爱听的故事罢了。我就爱椟不爱珠,你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