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打卡第四天

2020-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杨继慧

2020.6.20日,共读《正面管教》第七章节。

对于鼓励的概念与运用,更加的清晰。“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有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感知力的培养,是培养孩子社会技能与人生技能的基础。

作者从相互尊重为着眼点,以时机为抓手,以改善为目标,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鼓励的时机情境,以觉知力判断,进而确定孩子的行为,也可以安排特别的时光,与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的行为,需要训练,且要求家长的用词和期望必须明确。以回忆的方式,想想自己小时候,面对家长的质疑、误解、受到屈辱、不公时的感受,对比受到家长的鼓励与认可的心情,以同理孩子。

此刻,纪伯伦的诗歌在我耳边响起:、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