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4.社会认知
1. 社会认知章节架构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就是我们理解社会的知觉和判断过程
2. 第一印象(及以后)
-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与别人短暂的谋面后,对别人的判断深刻而持久,初期的认知会在数月后持续影响着人们的判断.
-
不管是对是错,第一印象盘踞不去
-
第一印象的产生时间
- 0.1s, 能够得到长相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多么可爱,有多么值得信赖.
- 只需要观察陌生人5s的聊天,就可以确定人们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智力的高低.
- 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像一瞬间,可是漫长的就像一生啊.
-
人们并不能主动控制第一印象,却只会不自觉的受它的影响,甚至还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
第一印象可以将人群分类到刻板印象
-
首因效应: 对最新获得的信息,印象深刻.
- 第一印象 = 首次印象 + 刻板印象
-
第一印象影响了人们对随后信息的选择,因为人们会有验证性偏差,常常搜集支持自己的正确的信息.
-
总之,第一印象能够
- 把人们的注意力导向某类新的信息
- 影响对后来获得新事实的解释
如何理解呢,人们在获得了第一印象,会持续搜集证明第一印象的信息,并且会忽略不支持假设的信息,从而形成对新事实的解释.
-
在人际关系的各个阶段,已存的信念都会发生影响.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始终挥之不去.进一步说,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由于由于验证性偏差,很难保持冷静.
3. 知觉的力量
** 这里写的是,我之所以这样看待伴侣,是由哪些因素影响的
3.1 伴侣的理想化
- 伴侣与理想有差异,为了提升关系的满意程度,我们采用"积极错觉"来看待伴侣.
- 所谓"积极错觉",是说不忽略伴侣的那些缺点,只是认为这些缺憾没有其他人认为的那样重要. 进一步说,了解实情,但做出的解释与众不同.
- 积极错觉有什么好处呢.
- 产生积极错觉的人,更愿意去维护亲密关系.
- 并且ta的伴侣,会因为受到信任,也会提升自尊
- 产生合理的积极错觉的方式是:不断的,结合现状,调整对伴侣的期望
** 想法:
总而言之,具有理想化的伴侣是ok的,这里的积极错觉,是结合现状,不断合理调整得到的.积极错觉能够维持亲密关系,并且提升伴侣自尊.
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错觉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而非空中楼阁.
进一步说,基于现实的更美好的期望.
3.2 归因过程
** 介绍了对于一件事,我们是如何看待原因的
- 归因:解释人们为什么做,或者为什么不做某件事的解释.在其中,原因可以分成内因(人格,能力或者努力),外因(个体面临的情景和环境),普遍发生的原因,特殊发生的原因.
- 三个常见归因现象
-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知道内因,倾向外部归因. 观察者知道外因,倾向内部归因.
- 对于亲密关系来说,在争吵时,伴侣会忽视外部归因,也就是伴侣的行为,可能是由自己导致的.
- 最保险的做法是,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理解双方行为的原因.因为不知道伴侣的外因是什么.
-
自利偏差: 事情成功时,归因于自己本身的功劳,事情失败时,归因于外部情况.
- 人们往往能够看到别人的自利偏差,却看不到自己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知道动机行为,对别人,只知道行为",人们会对自己的动机肯定"
- ** 举例: 在超萌工作中,我们只看到了CTO独自开发产品,导致产品倒退的行为.我故意忽视了CTO的动机,似乎这样有理由攻击他.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独自开发的动机是什么.
- ** 再举例.设计某个产品模块.我接手后没有通过开发评审.CEO因此对我不爽.我知道自己的内部动机是"对产品没有什么兴趣",对自己的意图充满肯定.同时觉得ceo不理解我的意图,是个艾斯比..哈哈哈
-
- 伴侣双方的归因模式能决定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
-
外部归因
- 外部的: 外部情景导致的
- 易变的: 外部场景常常变化,此次行为也是短暂容易变化的
- 特殊的: 外部情景是特殊的,此次行为不常见
-
内部归因
- 内部的: 人格,性格,能力
- 稳定的: 内部个性是稳定的
- 普遍的: 在许多事上,内部个性会体现
-
为什么会有维持苦恼的归因方式?
- 回避亲密的人: 对于伴侣体贴的行为不放在心上
- 高忧虑被弃的人: 更易于指责伴侣的不当行为
- 高神经质的人: 更容易做出维持苦恼的归因
** 我自己:忧虑被弃. 这里我应该加强自己的安全感,加强信任,对消极的事情归因在外部.
** 从目的出发,我希望关系更加幸福. 所以我会有意识的用积极归因,即使我倾向消极归因,我相信归因方式会随时间改善.比如:
** 千幽晚上说到被捡尸,应该怎么做.我内部归因认为"先聊聊怎么做,然后给即将被捡尸做好准备--->本身就浪嘛...",积极归因到"只是好奇被捡尸了,反应怎么样----> 在易于变化的环境下随口一问"
3.3 记忆
** 为什么这里要说"记忆"? 因为记忆会影响双方的满意程度,也涉及到了后来现实生活中,双方做出的解释.
- 记忆并非一成不变,记忆是往往混杂着过去存在的信息,和现在已经发生的信息.
- 重构性记忆:人们根据现有经历不断修订的记忆
- 如果当前幸福,我们会忘记以前的不愉快,如果当前悲伤,我们会低估过去的幸福
- 如果重构历史,双方的记忆会更加生动,这些记忆为之后生活,做出解释.
3.3 关系信念
** "信念"说明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事情的看法.这里指的是对关系的看法. 关心信念说的是对关系的总的设想.
警惕以下6个信念
- 如果伴侣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吵. -->我认为的是某些时候,应该直面冲突,冲突有利于解决矛盾,强化关系
- 真正相爱的伴侣,无须告诉对方在想什么. -->我认为有这样厉害的技能的人来当产品经理吧,反正我作为产品经理,用户调研必不可少.
-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我认为应该具备"成长型思维",人人都可以改变.
- 每一次性生活都是完美的. -->我认为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性生活,要求别太高了...
-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性格非常不同. -->我认为截止到目前的笔记,男女差异在吸引力上,短期关系需求相同,长期关系的需求优先级不同.
- 美好姻缘天注定 -->我认为增加自身的"综合吸引力",增加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才值得有好的亲密关系.
- 宿命信念与成长型思维..老生常谈了~~
** 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即使现在是恐惧型.为此我将付出大量努力.
3.4 期望
** 什么是期望:期望就是我们某件事的预想."自我验证预言",正是体现期望的一种模式.
-自我应验预言

** 对于自我应验预言的思考
对艺术院女子怂.会因为
- 感觉对方会拒绝
- 做出一些促使对方拒绝的行为,对方通常一报还一报
- 解读对方实际表现,忽略正向信息
也就是说 2 + 3 共同作用,使得我们认为艺术院女子不好相处
** 如何改善这件事呢? 经过数据分析,接触了9位艺术院女子,对我有兴趣的有3人,占33.3%,并不是低啊. 数据说明"感觉会被艺术院女子拒绝"的想法本身有问题.
我改变了自己信念,之后接触,告诉自己有33.3%的成功率...并且样本数量较小,缺乏置信度..(真是数据产品经理,统计学最佳实践)
** 再思考对于亲密关系
我期待:亲密关系会基于现实上,温情,关爱,接纳,包容,有趣,信任,长久,这是通过双方努力,可以维持的状态.
具体的期待:
- 我通过与更广泛的,先前令我恐惧的女子接触,克服了恐惧,提升自尊,对于现有的亲密关系更加自信.
- 我找到了某种社交方式,这里的社交可能是行业聚会,可能是公司同事的沟通,可能是周末活动,提升了有趣度,提高了"表达性"特质,提升了交谈了自尊
- 我能够在物质上,有所规划,并且有所积累.当谈到资源安排时,具有底气.具体的说,置业,保险,积蓄,我具有想法.
- 我特别的研究了"人际相处"的课程,在与幽幽交流,在于朋友,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 再思考对于生活节奏
- 我进一步控制了自身的节奏,在工作日,用早上的时间,在地铁上,在公司中学习,用工作时间工作,用下班的时间健身,或者交友.下班在地铁上时间,看些有意思的抖音,段子,或者学习.同时注意饮食输入. 在晚上睡觉前,反思,并且与幽幽交流.
- 在周末的生活中,一天用来学习,一天用来接触新奇的事物.比如旅行,冒险,酒吧,交友..
- 学习时间体现在了:早上地铁,早上到了公司,晚上的地铁.
- 锻炼的时间体现在了:晚上下班后,如果没有其他事,一定去,锻炼时间任意,不用休息.
- 以上节奏,早睡,饮食,锻炼是基本驱动剂,它们是亲密关系的基础,最为重要.
-
调查发现,经常忧虑被人拒绝的人,其行为方式更可能遭到他人拒绝,即使别人没有冷落他,他们反应多度,心惊胆战. (现在大有好转)
-
乐观者期望他人值得信赖,慷慨大方,充满关爱的人对发现对方对自己很好.
** 思考:即使我对亲密关系有些忧虑,我也应该相信关系可以过得很好.因为这样想可以积极归因,并且做出好的行为.相信亲密关系过得好,是一种勇气,一种愿景,而不是欺骗.
4. 自我知觉
-
自我概念: 简单的说,自我概念就是人们对自我的了解
-
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
自我概念具有的两种功能
- 自我提升: 对正面的,褒扬反馈渴望.作用是提升自我概念
- 自我证实: 对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渴望
-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证实的自我概念,未必是正向的,比如"被拒绝"
-
具有不良自我概念的人,喜欢人们表扬他们认为重要的才能,却喜欢综合价值自我证实
-
在关系投入程度高中,人们偏向选择自我证实的伴侣.
5. 印象管理
** 什么是印象管理,我理解印象管理,是控制在亲密关系中,留给伴侣的印象
- 我们总是在进行印象管理,试图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从这个观点,得出两个作用- 我们在他人面前所做的全部事情,其调控策略都是围绕着印象管理的
- 它影响了她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增加实现目标的机会
- 一般来说,印象管理展示的信息是有选择性的真实.
5.1 印象管理策略
- 逢迎讨好:尽量让自己充满魅力讨人喜欢. 只要这些努力不是明显带有操控性质,或者虚伪不实,一般能够得到别人良好的回应
- 自我推销: 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成就,公开自己的技能
- 恐吓: 把自己描述成无情,危险,凶恶的形象,让别人顺从
- 恳求:显得无能或者体弱,逃避责任或求取支持
5.2 亲密关系中的印象管理
- 我们为"熟人或者陌生人"花费心思维持美好形象的心思,比起"亲密关系"更多
- 亲密关系建立后,人们常常为好友营造讨人喜欢公众形象
- 人们会用力的将亲密关系的形象给他人.比如见父母.
- 动机差异: 高自我监控者,更倾向于调节印象
6. 我们了解伴侣的程度
几个因素决定了我们判定伴侣准确的程度
- 了解:更多的交往,更多的了解
- 动机:存在"了解彼此"的动机,有利于提升准确度.
- 伴侣的易理解性:与热闹,外向,神经质程度有关
- 知觉者的能力: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不说"情商",这个词英语,中文的语境意义不同)高的人更容易洞察.
- 危险的知觉:对于不愿听闻的信息,我们是不愿意关注的
- 知觉者的影响: 我们对伴侣提出期望,伴侣成为像我们那样期望的
7. 总结:社会认知是如何作用的?
1 .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们常常持有理想化的过度认知,并且如果按照这些认知行事,或许会引发符合他们期望的行为
- 他们在解释行为时,会先入为主的进行解释,解释中会根据性格,人格用到不同的归因
- 在交互的过程中,伴侣会持续调整行为,进行印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