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晚上7点左右,手机熟悉的铃声响起,孙子一边看手中《自然的礼物》,一边头也不抬的对我说:“一定是我妈打的电话……”然后仿佛在对他妈说话似的:“妈,好,我就下楼……”打开手机盖一看,果然是他妈妈打来的。孙子熟练地拨了下绿色键,声音柔柔地:“妈妈,你在哪啊?”“我在楼下,你快下来。”“你等一下,我把书看完再下来……”“快点下来,都下雨了……”“好,我马上下来。”孙子放下书,给大家一一再见,背上书包下楼了。
孙子走了,尽管大家看着电视,热闹的剧情丝毫也不能重现孙子刚才在时的欢悦。清明节三天,孙子随他父亲外出旅行,父亲家安静了许多。今天孙子一下幼儿园,就四处找大爷祖祖,终于在阳台上找到大爷祖祖,他一边大声喊:“大爷祖祖,晚上好!”,一边伸出小手拉着大爷祖祖的右手使劲摇着。不爱说话的父亲,大声应着,仿佛长声幺幺地“哎……”代替了一天的说话。
孙子问好结束,立刻转身走向了我:“奶奶,我要做作业了。”然后,写三篇数学题。第一篇:十以内的加法,第二篇:十以内的减法,第三篇:十以上的加法。做完以后,孙子仰着头问:“奶奶,你最喜欢打√吗?”“是啊,打√说明你做的题全对。”孙子端正地站在旁边看我√题,有个数字9上面的圈没有画圆,我让孙子好好看看,他说:“奶奶,我想早点写完,好学’悟空识字’,就没有把上面的圈画圆。”我转脸看着孙子:“奶奶看出来了,你是着急没写好数字,已经给你标出来了。你明天写作业的时候,重新写下漂亮点的9。”“谢谢奶奶……”孙子连忙拿过我的手机,边跳边说:“我要去学’悟空识字’了。”愉快的童音在房间里回荡……这样令人心动的清脆童音,还能在我们的耳边萦绕多久呢?
来到阳台,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滴滴答答。这个时候,房顶最适合种植菜苗,不会因为烈日晒坏。风拂面,雨声如天籁。想起宋朝诗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之下罗帐轻盈。人到了中年,在异乡的小船上听雨,看蒙蒙细雨中的茫茫江面,真是水天一线。西风中,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现在,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暮年了,两鬓已是白发苍苍,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一曲听雨,听到的是人生短暂。仿佛一个画面,就囊括了人漫长的一生。听雨,听到的是年少轻狂;听雨,听到的是如离群孤雁般,漂泊天涯;听雨,听到的是两鬓斑白,暮年的无奈……人生就是如此的短暂。当一份记忆仿佛还在昨日,却已流逝数年。
听雨,还能听到什么?听雨,不仅能听到蒋捷人生的况味,还能听到南宋一个时代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