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 — 你所不知道的别人的活法
前苏联有个人 — 柳比歇夫。百度百科,官方描述是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以为也只是一个离我等普通老百姓远远的科学家罢了。本书讲的主要就是这个人,但,并不是崇拜型的人物传记,而是讲述他的生活方式,他奇特的一生。
我是在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这本书,无意间搜索了下看的。也并没有一发不可收拾,快速扫了之后,搁置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拾起来看了。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这也是本书的重点。一个人每天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开销流水账似的记录下来,不带感情,不含过程。意欲为何?而且坚持了50多年,怎么做到的?且不管这两个问题,这种记录方式推翻了我之前对于文字的理解,之前的理解,更多的其实是文学,而文字本身,是脱离文学存在的。从创造它到今天,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记录->知识传播而已。也算机缘巧合,我一直在寻找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也清楚的知道记录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方式。这本书,应该说这种时间统计法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何不试试这种来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也尝试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了,从知道这种方法的那一天开始,到书评的这一天,第14天。我不知道我会坚持多久,可在回看的时候,确实我更认识了自己,更清楚了自己的时间开销。我不奢求像主人公那样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时钟,能确切感受到时间一秒秒的流逝,我只希望自己以后对自己的时间就像对金钱一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样,在你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很放松,很投入,而不是一边玩一边懊悔时间的流逝。就像我们花大价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你知道你消费得起,你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你能做到心中有数,那就足够了。
柳比歇夫除了记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对过去的统计分析和未来的安排,我现在没做到这一点,我希望我能慢慢的尝试去做,有一套属于自己真正的时间管理法。
在看书的时候,我脑海中甚至冒出过去大力推广时间统计法的念头,不过转念一想,首先我自己要试试,不能只凭书面去了解,盲目和人推荐。
我想,以后,我还会再次去读这本书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2078/2b3793b49a98c5d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