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笔记

想不拧巴,很简单

2023-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老庄日记_

自从二舅火了以后,一年多过去了,现在好像网上人人都开始精神内耗了,内耗这个词没火之前,我记得用来形容这种情绪的词是拧巴——明明想的是一回事,做出来是另一回事,明明不想怎么样,却又总阴差阳错遇上。

认知和行动两条线不平行,像个麻花一样拧了一圈又一圈,让人喘不上气来,用物理学的名词 内耗 来形容,就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很多人之所以拧巴,通常是,晚上一想,一套一套的,早上起来一做,还是老一套。

刷短视频的时候,刺激,嘎嘎爽,真是太舒服了。

刷完短视频以后,我艹,俩小时过去了,我到底干了什么。

然后,自责,拧巴,下次一定不这样了,然后再刷,再自责,拧来拧去的。

怎么才能不拧巴呢?

很简单,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在干什么,就够了。

为啥干完会后悔?

就是因为干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干,干完之后才醒过味来:又被搞算法的这帮孙子忽悠去了2小时。

我也刷短视频,我也刷各种算法平台,我也看各种大长腿,我不光刷,我还把收藏夹分享给别人,我还往群里发,这有啥?为啥要自责?

这没啥呀。

因为我刷的时候,我知道我在刷,我刷完以后,我还知道我刷了什么:又学到一个新知识,又看到一个大美女,又见到一种套路……

这套行为也有一个这两年被用烂了的词来概括,觉醒。

治拧巴不用谈醒,只觉就够了。

时刻觉察自己,观察当下的自己,不评判,让他干,知道他是谁,知道他在干什么,这就比漫无目的做事强了一大截。

就这么一直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持续下去,总会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也会逐渐知道怎么应用自己身上这些缺点和优点。

就像你玩一个游戏角色,一上来闷头乱闯、大招乱放,玩熟练了,足够了解了,闭着眼都能出各种技能,试着把自己当成自己玩的那个角色去操控就好了呀。

很多人拧巴的原因还在于,不够了解自己这个角色的属性,然后自己做的事,要把评判标准交给别人。

我咔咔刷俩小时短视频,开心得不得了,转头看见谁谁说刷短视频的脑子会出现问题,然后开始自责。

自责的那一刻,并不是我真觉得我错了,而是觉得按照别人的评价标准我错了。

如果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我是知道我在刷短视频的,刷完之后,也确实快乐了,这就够了呀,没必要非找个别人的标准来给自己添堵的。

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把评测权交给别人?上学的时候被老师家长同学评测、指手画脚,还不够吗?

现在,我都自己挣钱自己花了,还要受谁指指点点,他是谁呀?

他要是我老板,钱和爱给到位了,他说啥是啥,那不是瞎嘞嘞,那是真挚的建议。

他要谁都不是,不给钱也不给爱,他爱谁谁,哪凉快哪呆着去,我的人生啥时候轮到谁都能来指手画脚了。

拧巴的根源,还是不够了解自己。

一会拿A的概念包装自己,一会觉得B的概念会更好,换来换去,就拧成了大麻花,拧巴之后,去找二舅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然后又被媒体扒说二舅是假的,再然后又有媒体澄清二舅是真的,再之后就忘了二舅这回事,开始到处告诉别人莫过洋节,情绪随之波动,拧来拧去,永无止境。

拧巴人的脑子里很多看上去是好东西的玩意,但唯独没有自己,于是,一片混沌,今天西北风,明天东南风,进点水,就成了浆糊,灾难现场,龙卷风。

这提法是我在《生命之书》学到的,人总想给自己找个权威来管着自己,不止行为,思想也是,那样自己就不用思考了,什么都按照权威去做就行,错了也是权威的错,不是我的错,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其实这么做好像也没什么,毕竟很多人就是这么过一辈子的。

那为什么还拧巴呢?

因为他既要又要。

一边说钱都是王八蛋,一边看见20%收益恨不得上杠杆使劲捞一把,一边说平淡是真,一边羡慕别人追求刺激,一边到处喊独立自由,一边又期待救世主来拉自己一把。

也就骗子能哄他们开心了:啊对对对,小孩子才做选择,咱是巨婴,咱都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