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编班”与“因材施教”并非“水火不容”
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通气会提出,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支持,这样有利于教育公平;但也有网友认为搞不懂教育部在搞些什么,实行均衡分班怎么解决好的“吃不饱”、差的“消化不了”的问题?难不成让老师对几十个学生一一因材施教?在这里,笔者不禁要问:“因材施教不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吗?”
“因材施教”不是“因成绩施教”,是否进行分班考试与“因材施教”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材施教”对老师的要求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去实施不同的教育。这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细心留意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和接受知识速度的快慢来制定教育方案。也就是说,因材施教除了要考虑“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老师更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将这个“闪光点”放大,帮助、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均衡编班”促使老师主动了解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进行。不进行分班考试,一来让学生在客观条件上能够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学校和老师都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二来没有分班考试,老师就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好坏,便不会“先入为主”地为学生划分等级和层次,这样更有利于老师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而且,由于没有分班考试,老师为了得到学生更多的信息,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主动地去观察、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能够对学生有更加具体深刻的认识,这样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为学生“量身定制”教育方案,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均衡编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公平。我们总是呼吁教育公平,也盼望素质教育真的落到实处。但是当一项新的措施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却总是以新措施与我们的“固有认知”不符为由,习惯性地抗拒。当根据考试成绩分班的情况存在久了之后,我们已经意识不到等级分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学校为了出成绩,追求升学率,一般会把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开培养。而在教育资源上也会对成绩好的班级倾斜,这可以视为一种激励,但对于原本成绩不好但却想要改变的学生来说,却是一种不公。“均衡编班”正是对这种不公的改变。
“均衡分班”是迈向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却不应该是最后一步。走出这一步后,教育管理者应当更加注意学校对师资、教学设施等其他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到实处,扎根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