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
昨天晚上,陪二宝学习的时间,学到了
珍惜时间的鲁迅故事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空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在*时,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集录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见太阳落山了还不心里焦急),下联为"恐鹈鴂之先鸣"(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叫)。书房墙上还挂着一张鲁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再深挖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此联为集句联,鲁迅请乔大壮书写,悬于北京"老虎尾巴"书屋以自勉。
上联出自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ānzī)而勿迫"。"羲和",神话中的人物,相传是给太阳驾车的神。"弭节",抑制调节行车的速度。"崦嵫",神话中的山名,相传是日落的地方。原诗句意为:我叫驾太阳车的羲和,调节行车的速度,希望太阳不要马上向日落的地方迫近。
下联同出自《离骚》:"恐鹈鴂(tíjué)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即杜鹃鸟,爱在春末夏初鸣叫,所以杜鹃一叫,百花就凋谢了。原诗句意为:趁时光尚早,还来得及有所作为,怕的是鹈鴂提前鸣叫,使许多花草芳尽香消。
鲁迅各取原文半句,巧妙地组织成联。上联说,希望时间流逝得慢一点,以便做更多的工作。
再挖
崦嵫,汉语词语,拼音为yān zī,释义是喻指人的暮年。
释义
1、是指山名。即今天的齐寿山(甘肃天水秦州:汉水源头)。古时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
2、喻指人的暮年。
出处
《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郭璞注:“日没所入之山也。”
鹈鴂
鸟名。杜鹃鸟,王逸《楚辞章句》:“鹈鴂一名买[⿰危鸟],常以春分鸣也。”[2]或说伯劳,朱熹《楚辞集注》:“鹈鴂,颜师古以为子规,一名杜鹃。服虔、陆佃以为鵙,一名伯劳。未知孰是。然子规以三月鸣,乃众芳极盛之时;鵙以七月鸣,则阴气至而众芳歇矣。又鹈鴂音亦近,疑服陆二说是。”[3]
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