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离别前最后一次火锅
她严厉,做事情一丝不苟,很有原则;
她优雅,热爱生活很迷人,富有魅力;
她亦师亦友,教学严谨,是我的恩师。
“听说了吗?咱们院系里那个不苟言笑的张老师好像是北大毕业的博士生,之前还在香港理工教过学哎!”
“啊,那这么厉害的老师怎么愿意来我们学校啊?还来咱们学院了?”
“那谁知道啊,人家乐意呗。”
林清在填申请项目书上指导老师那一栏第一时间想到了张老师,少年年少谁人不慕强。在说服了其他小组成员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张老师,征求到了老师的同意。
那是林清刚入大学的第一年,等毕业时再回首自己的举动,不觉恍然,很庆幸当时做的决定。对张老师来说,一个资助项目,真的是“大材小用”,真正接触到张老师后才发现,原来强者的优秀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简单的一个项目介绍都写的磕磕绊绊,但是老师并没有失去耐心,负责的讲解,到分工,一点点的引导,最后实操,终于小组的项目书小有雏形。
这是林清第一次接触张老师,快一年的零星见面,并没有让张老师记住林清的名字。但是由于张老师林清的专业老师,林清当时就暗暗下决定一定要在张老师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一个名字。
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林清进入了张老师和其他两个老师组的项目组,在这里,林清学到了很多,受益终身的知识和为人处事的方式。
从开始给毕业生学姐打下手帮忙到后面自己主导参加比赛并作为主讲人拿奖,再到最后自己设计实验以最快速度完成毕业实验。林清从懵懵懂懂慢慢走向独当一面,从张老师总是叫不上名字的小姑娘到导师能自豪的说:“你是我的骄傲。”
“这个社会上,不要自己把自己看的太重要,而是要在老板眼中把自己变得重要,无人可以替代。”
无人替代,怎么才能做到没有人可以替代,那就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了,只有能力过硬了,才没有人可以取代自己。林清一直牢记这句话。
研究生成绩出来的那几天,张老师一直很遗憾,自己的关系网都没有发挥到,遗憾的给林清说:“你要是考研的话该多好,我一定可以给你找个好学校,你太适合做科研了。”林清笑了笑,“啊呀老师,你还不知道我,我现在坐不住吖学不进去嘛。”老师无奈笑了笑:“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的。”
林清的成熟和稳重让张老师放心的把实验室钥匙交给了她,在同小组的同学被老师说哭的时候可以帮着去开解安慰,并且帮着同学把她的毕设实验流程重新捋一遍。林清一度被张老师笑称为实验室的“大管家”。
林清刚到公司工作时,张老师关心她有没有按时吃饭,恰逢山药成熟还寄了地道的铁棍山药去上海给林清养胃;还给林清寄了自己常吃的面包,还教林清煎牛排的做法。林清笑着给张老师说:“老师,想吃在您家一起吃的火锅了。”老师也笑,“等你回来,再来吃,等着你。”
因为林清是提前去工作的,等到拍毕业照的时候又回去了学校一趟,老师还专门空出来了时间。涂上了正红色的口红,系了丝巾陪林清拍了两个人的合照,在图书馆门口、实验室实验台旁边、还有湖边,最后两个人在门口吃了最后一次石锅拌饭,老师目送林清坐上了车,别走远了,张老师才转身回了学校。
后面林清决定从上海辞职,还专门给张老师打了电话,老师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并且在家备考的时间,老师也会时不时的问候关心林清的身体情况。张老师不仅记得林清的名字,还记得林清的身体素质不好,总是爱生病。
又是一年大年夜,林清卡着点给张老师发新年祝福,絮絮叨叨的叮嘱了一通,老师您要按时休息,不要熬夜!!!按时吃饭,三餐都要好好吃,希望老师能够顺顺心心的,永远年轻漂亮。这些话林清每年都要叮嘱一遍,嗯,有点想老师了。
说好的要回学校去看张老师,但是好像一直失约,今年一定,一定,要带什么的花去呢?康乃馨太素了,还是玫瑰吧,永远灿烂美丽!
老师,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