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你离自驱力的人生只差这一步
光有控制感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内在动机,它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控制感的关键因素所在。也就是,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就是要培养好孩子的自我控制感,而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所谓的内驱力,实质上就是指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孩子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孩子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意思就是,内在动力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所以,内在动机就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能动性,它是相对于外部动机而言的。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一个人顺利地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一般用得最多的可能外部动机,比如工作做得好,我们给予一定的奖励;工作做得不好,我们也会相应地进行惩罚,但是,这种胡萝卜和大棒的奖惩措施,在短时间里确实很管用奏效,也是治标不治本的。
这就好像有的孩子对游戏上瘾,就是因为游戏有及时的反馈,玩得好可以得到奖励,会让人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种就是因为这样短效的激励,只要是奖励不再吸引人了,或者任务太困难无法完成了,这样的激励也就不存在了。甚至还会让孩子对外在奖励形成依赖,没有奖励就不努力学习。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讨论这种即时性的短暂的外部力量,而是要创造一种持续的,长久的内在动力,孩子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让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实现自我驱动。作为家长,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需要培养孩子“成长心态”
有这样一对工程师夫妇,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从小接受的也是当地最好的教育,他们也一直给孩子强调,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重点高中,这样就有很大的几率考进名校。可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这个孩子没有发挥好,成绩掉出了前100名,结果他的心态就完全崩了,觉得和重点高中无缘了,就开始沉迷网游,最后发展到不得不进行心理干预。
同样,还有另外一位心理咨询师,他年纪轻轻就在当是很有名气,他老家在农村的小山沟里,那里可以说考上高中都是千里挑一,更别说是上大学,再加上他说他资质一般,求学之路自然十分艰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每天四点就自觉起床早读,一直坚持了数十年,正是靠着这种苦“熬”的精神,抱着这种不断学习的心态,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现在在当地已远近闻名,年收入也近百万。
对比上面两个例子,我们能看出什么区别吗?有的孩子学习很好,但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了;而有的孩子即使学习没那么好,但他却一直很努力,感觉他们身上好像在背负着使命,让他们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一个“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的概念,他认为凡是具有“固定心态”的孩子,他们都觉得自己犯错误或者完不成任务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所以只能认命。而“成长心态”的孩子,则会把责任归咎自己的努力程度上,他们始终抱着学习的心态,认为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有收获,所以更愿意接受挑战,对学习和生活始终充满热情。
当孩子拥有“成长心态”时,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努力上,并以此作为获得更大成功的手段。同时,“成长心态”能让他们获得控制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其实有能力在某些事情上变得越来越好。
德韦克还发现,具有“成长心态”的孩子更重视学习本身的意义,而非仅仅是关注成绩。换句话说,他们的动机是由内而生的,并不依赖别人对他们的称赞和褒奖,所以,为了激发这种“成长心态”,德韦克建立,作为家长要赞扬孩子身上用于解决问题的切实努力,而不要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可以说“你有这样的理解和领悟,妈妈觉得很棒”,而非“你好聪明啊”;或者“你这么努力地筹备考试,我都看在眼里”,而非“这次考得真不赖”。用德韦克的话说就是让我们把关注点关注在孩子是否“专注于自身内在的努力上”,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自发自觉的努力,实现自我驱动。
第二,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有两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莱恩认为,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关键在于是否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而这个自主能力包括: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
所谓自主需求,其实就是指孩子面对挑战时,为他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他可以自己选择,那真正“让孩子能够自己做主”其实就是让孩子有掌控感。这样就可以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自己选择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也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驱使,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和夸奖。
而胜任需求就是帮孩子建立挑战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认为自己把事处理好的感觉,俗话说“感觉对了,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至于归属需求,则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心和爱护的,当你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你对他传递出无条件的爱时,他就会告诉自己,“我的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了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