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之八
屈原在《离骚》这首2400多字的鸿篇巨制中,反反复复地陈述他希望楚国美好强盛的愿望,在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之中,他曾设想过退而自保,独善其身;也有人劝他去国远游,另寻出路,但经过一番上天入地的追寻之后,他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愿望,我终于说出“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别说在楚国居然已经实现不了美好的政治,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宁可从古人于地下,也不能与那些龌龊的小人同存于浑浊的世间!
在这首长诗里,诗人用情的态度之中包含着一种殉身无悔的执着感情,即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后世诗人继承了《离骚》的这种精神,他们在诗歌中不但以这种顽强执着的态度去追求理想的政治和理想的社会,也以这种顽强执着的态度去追求理想的人格和理想的爱情,从而在世上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与殉身无悔的态度相联系的就是“上下求索”的精神。屈原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让太阳走的慢一些吧,不要这么快就消失,因为道路是如此遥远,我将上天入地去寻求。屈原要寻求的是什么?是能使楚国繁荣强盛的贤君贤臣开明的政治和美好的品德。而他所得到的却是失望的悲哀。
人所追求的理想是最高远最完美的,因此也是最难以达到的,但这是由于人类有这样的追求,所以人类才有希望,最可悲哀的事情无过于所有的人都放弃了,追求就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结尾所说的“后遂无问津者”,对整个社会来说,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在中国诗歌里追求的精神也被诗人们从离骚那里继承下来了。陶渊明追求的是人格的操守,杜甫追求的是天下百姓的温饱,李商隐追求的是春风中苏醒的一份活跃的春心。
其实诗歌本是一种感发的生命,像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像李白的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像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像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人与一般人是有一点点不同的,一般人比较偏重于现实,而诗人往往更偏重于理想,尤其是中国的旧诗,他们所经常表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对象,美好的理想的追求和淮师这个传统应该说是从屈原《离骚》那里继承下来的。
今日小记:
感冒第三天。鼻子塞住了,咳嗽,喉咙疼。容易走神,特别想偷懒。
“不如看看新闻,发发呆,不读书了。”
“可是有晓平同学这疯狂的兔子在,有点不好偷懒。”
“没事,就跟她说一声得了。”
“不可以,这兔子会失望的。”
心里斗争十分强烈。然而,为了晓平同学的疯狂,终究还是顶着感冒的难受坚持下来。
诗歌中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感,确实有净化心灵的感发作用。中午听到晓平同学的评论,说是一个人即使有品格的高尚,也不能写出美丽的诗歌来,而能写出美丽的诗歌的人,却是有高尚的品格。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皆有可能,不一定得这么说。
曾经跟学生探究过顾城与海子。这两个诗人写出来的文字确实是很有张力和新颖,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太极端了。是不是诗人都是那么任性呢?好像世间的一切都只为他们的诗歌而存在,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叶先生说得很含蓄,只说诗人与一般人有一点点不同。其实有很大的不同。就说说我弟,这人就是喜欢写诗。然后自得其乐,自以为是,跟他理论简直就是自讨苦吃,有什么看法不一致的,我一般都会立马结束话题,我讲不过他,我就躲着他。
屈原的文字真美啊,好像是开发不完的资源。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幻境,立体而精致。也只有诗人,才能避免世间的干扰,创造出这样的美丽来。
只是不能以平常人看待他们。
绝代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