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爱生活!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十七(161--173)

2020-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提出可供选择的生活态度

戈尔弗里德说,所有不同形式的不同治疗都有共同的临床策略,即为病人提供另一种看待他们自己、他们的行为以及周围世界的方式。

供病人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态度,可以隐含在治疗者的言谈举止和职业态度之中,也可以明确的体现在治疗者与病人对问题的讨论之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生活态度是活生生的呈现在病人面前,这当然会对病人发生影响,促进病人的改变。

之所以有问题,正是以前惯有的生活态度造成的。所以要想改变,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肯定得换一种生活态度。

比如,以前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觉得烦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都是因为他不努力,不求上进,所以孩子不好。老师也不好,老师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等等,所以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生气。

如果换一种态度呢?孩子还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和家长给他太多压力、规则有关,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人面对50个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家长也要尽到自己引导孩子,做孩子榜样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一个人态度的转变不可能轻易而举就能完成,一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让一个人承认自己错了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多年的行为模式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汽车刹车,还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距离才能停住车,还得再掉头,才能换一个方向行驶。

所以,如果有一个人,能够陪伴在身边,给予专业的指导,这对于一个人的转变才可能更有效果。

故,对于求助者来说,咨询师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病人对生活之不健康的态度、冲突的态度是治疗性交谈中的主题之一。

态度包含认知,但不等于认知。

态度与情绪情感不能混为一谈,婴儿有情绪没有态度。情绪可以由纯粹化的刺激引起。态度却是在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态度总是直接或间接指向人的。情绪是短暂的,态度却是相对稳定而持久的。

态度体现在行动之中,但态度和行为不是一会儿事。行为是外显的和可以直接观察的,态度却是内心世界的。

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部分。所以态度不等于认知,也不等于情感,也不等于行动。而情绪和情感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小孩哭。饿了会哭,尿了会哭,拉了会哭,无聊了也会哭。他的哭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因为某些刺激,比如尿了、拉了等等。可以是和人无关的,也可以是有关的。

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对给予他刺激的人的行为,可能因为情感不同会有相应的不同程度压抑。比如父母打他,他可能不反抗,这是因为他和父母之间有情感连接,他认为父母打他是为了他好,或者是不能不应该反抗。可是如果一个陌生人打他,他可能就反应比较激烈,也许打回来,也许骂几句,也许跑掉。这是因为他对那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那个人也许看起来很强大,会怕他;那个人也许看起来很弱小,可以不怕他。(特别想结合起来说清楚这一部分,但是好像说不大清楚了。)

态度是知识和经验的产物。

以前见到的小狗都是很温和的,不会咬人,还可能喜欢跟人玩,所以,这一次见到一只小狗,可能会去摸摸它。这是基于以前的经验。可是这一次去摸一摸这只小狗,这只小狗反过来咬了自己一口,下次见了狗躲得远远的。这又是一种新的经验。

有些疾病是传染的,比如乙肝,这是通过知识得到的。所以身边的朋友圈里有一个乙肝病人,我们在跟他交往的时候会自觉地做好防护,比如加强注射疫苗,戴口罩,不共用同一条的毛巾,不共用同一个水杯,做好体检,等等。

心理冲突,是态度的冲突。神经症的痊愈必然有生活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没有生活态度的根本转变,病人容易旧病复发。

一说到态度的冲突,就联想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一个人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与行为成分不能协调一致的时候,就会造成冲突。

去年冬天的时候,在一次沙龙结束时,一个妈妈来接她的孩子,一边给孩子系着围巾,一边数落着孩子,老师讲课,你不是好好听着吗?怎么在旁边讲话?以后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许说话!

当时我觉得很不舒服,觉得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因为妈妈说的情况是老师和大家讨论分享互动的时候,妈妈没有了解具体情况就开始指责孩子做的不好,孩子会如何表现呢?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抵触。从态度上分析,妈妈的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孩子系围巾,一部分是用语言指责孩子;妈妈的情感部分,妈妈是爱孩子的;妈妈的认知部分,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是个好孩子。在这里妈妈的两部分行为就是冲突的,系围巾是表达关心。用语言指责孩子,看似也是在为了孩子好,也是在表达关心,可背后隐含的是关心吗?情感部分和认知部分是冲突的,不一致的;情感部分和语言行为部分是不一致的,和动作行为是一致的;认知部分和语言行为部分是一致的。从总体来说,因为妈妈对孩子的态度是不协调的,虽然在场的其他很多人都感到不舒服。后来我们得知,这个家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夫妻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之间又包括母女关系问题,父女关系问题。尤其是孩子已经出现了某些症状,妈妈是经过了打骂、指责,现在是部分接受孩子。因为妈妈在后来跟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妈妈承认孩子有现实的问题,并且承认孩子的躯体疾病,也承认是孩子小时候因为大人的不知道造成了一些创伤。但是妈妈在言语交谈中还是时常会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要求。觉得孩子应该怎样,应该怎样。妈妈也承认,经过尽两年的学习,她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不单单只是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已经比以前的情况有所好转。(虽然有些啰嗦,我觉得我终于说清楚了态度的转变对于家庭或者孩子的转变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如果没有态度的转变,病人要真的改善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态度的转变一定是要长期的,要时刻觉察自己是真的做到转变了吗?在沙龙中也确实遇到过已经有些症状的孩子,家长态度好一点孩子就会好一点,家长态度一如既往,孩子就又会回到从前。

任何减轻病人痛苦和症状的方法都可以采用。但是有一个条件,即这种方法不妨碍病人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治疗者与病人的关系

治疗者与病人的关系,不同的治疗有不同的说法:移情关系;帮助关系;工作或治疗同盟;促进关系;真实关系;相遇关系;密切或亲密关系;建设性关系;双方卷入的关系;等等。

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

病人求助于心理治疗者,本身就意味着准备接受社会影响。

心理治疗的任务之一,是培养病人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培养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更多的集中于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各种形式的小组治疗尤其重视社会影响,对病人可能产生的良好作用。只要病人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显著发展,症状也就趋于缓解甚至消失。

在一个小组中,无论这个小组是什么样的小组,只要有人转变,就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的做一些事情时,症状就能得到改善。比如在我们的成长小组中,有两三个组员从不愿意跟人交流到主动愿意跟人交流,现在看到他们整体的状态已经越来越好,他们也分享,家里人也开始有了转变,虽然转变很小,但是已经开始发生了。这就是影响的力量。

阿德勒的所谓社会情感,指的就是跟别人共享快乐和分担忧愁。说的高雅一点,社会情感意味着对社会价值的追求。

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来访者中心治疗认为这是对自己内在感受的挖掘和开发,同时也是去掉面具而显现出真实的自我的过程。精神分析家认为这是对无意识的洞察或领悟。存在主义者认为这是对亲在的觉察。格式塔认为这是对心理治疗之整体的觉察。

通过治疗,病人发现和体验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以及生活的意义,这就是开拓了意识,当然可以理解为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自知之明是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自知之明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检验的。

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神经症病人的自知之明表现在逐渐深入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引起他的社会环境及有关观念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老从同样的角度或在同一水平重复进行思考。

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可变性和适应性,随着个人处境的变化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自知之明最明显的体现:

1,知道自己在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长处以及短处。

我觉得我的长处有,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强,我的坚持能力比较强,韧性比较强,学习能力比较强。比如,我现在坚持每天1000字,已经写了100多万字了,坚持了600多天,无论到多么晚我都能完成。我每天至少会抽出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读书写笔记。自从参加曼陀罗培训,我每天都会做一副曼陀罗作品,现在已经做了200多幅作品,接近300幅了等等。

我也有许多短处,我的人际交往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以前的时候我是非常不喜欢主动的,可能与在以前的人际交往中有过创伤有关。但是从去年开始我有意识的开始锻炼自己主动跟人交往的能力。比如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会主动与更多的人进行沟通,电话联系,短信联系,微信联系等等。以前学机械制图的时候,那些三视图我是一点都想象不出怎么画来,抄也不会抄。老师说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我到现在弄不清楚。我知道这是我的弱项,有些经过不断的训练有所改进,但有些真的改进不了。

2,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现在仔细想一想,很多事情在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会选择逃避。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困难我会选择逃避。这是硬伤啊!因为有的时候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过一年两年,问题还会一直遗留在那里。但是至少不会让自己觉得那么难堪,稍微舒适一点。

再比如面对死亡焦虑,我是有的,而且最近比较严重,也联系到自己最近的状态,听曾奇峰老师的课,我知道我现在又进入了那种死亡焦虑中。还是不愿意面对,还是选择逃避的方式,但是真的解决不了问题,让自己不断地处在痛苦中。

3,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我知道我最近是压抑了恐惧,以前还有羞耻。背后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要,以及安全的需要,还有归属感的需要。总是挺自恋的,总怕别人说自己不好。因为如果别人说我不好就是在指责我,说我整个人不好,说我不好就等于是在羞辱我。

每个人都是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也不例外,但是我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更先到来,所以有的时候感觉安全,感觉意外可能随时会到来,因为生命无常。太不安全了,万一哪天在睡梦中就失去了亲人,或者失去了自己怎么办呢?

4,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能看出隐蔽的动机。

从年前到现在,忙忙碌碌的,感觉比正常的时期还要忙。除了参加现在的读书小组,还有刚刚参加的李老师的危机培训,还有一个已已经正在进行中的为期不长的曼陀罗成长小组。这三个学习的作业是不能缺的,对我来说工作量比较大,难度比较高,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当然还有三个自己的读书小组。那么我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我这么忙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仅仅为了让这个特殊时期的长假期变得不那么无聊吗?我觉得既有我的对抗焦虑动机成分在,可能还有让别人看到我真的挺努力的动机在,也可能还有不愧对别人忽悠我的所谓的学霸的称呼的动机在,也就是说维护自己自尊的需要。

5,知道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得失)之间的联系。

从小我就是在被别人的表扬声中长大的,邻居们提起我大概就是现在所谓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我最怕因为自己学习不好惹爸爸不高兴。这一刻突然想起来大约是在初一还是初二的时候,放寒假,我明明拿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我记得在我们整个年级里90多个人,我是在前十名,具体第几名忘了,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动物植物历史地理那些课程是不学的,但是考试还是要考的,所以那些科目的成绩不是很高。爸爸看到我有几科不高的成绩,非常不高兴,到是也没打我,但是阴着个脸,我吓的一下午没敢在家,躲到叔叔家去了。所以从那以后我一直很努力,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写到这里,发现第四题的动机背后还有不让爸爸失望)。所以虽然爸爸一直允许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允许我不着急找工作。甚至也当面对我说累了就歇一歇,身体健康最重要,甚至主动给我钱花。但是我还是不允许自己太清闲。尤其是现在学习心理是花了很多钱的,我觉得如果我学不好,就对不起爸爸,虽然现在学习的钱不是爸爸掏的。我突然发现我的愧疚(内疚)对我可能就是一份创伤,但同时也是让我一直持续努力的动力。

我的内疚就是来自于过去的事件(今天又挖到宝石了)。

6,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应,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以前的时候我总觉得我是对的,你们不高兴和我没关系。可是最近,越来越不断地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比如在我数落妈妈的时候,我有没有伤害到她,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思考过。甚至是我数落妈妈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爸爸?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有一次我说的几句话不好听,让爸爸很不开心。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站在一个老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这样的我,也让我发现我有的时候真的挺过分的,太刻板化,要求太多。

还记得一次,一个同修跟我分享他学习的内容,我当时听着前后并不连贯,就不太愿意继续听,但是慢慢的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态度的一份不满,不过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对我说。这也让我进行了反思,如果是我给他这样讲,他这样对待我,我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这样做合适吗?

7,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很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谈当年勇”。

好汉不提当年勇,提当年勇的现在不是好汉。以前我也总说自己过去怎样,现在怎样,过去与现在对比有一份失落,还有一份后悔。直到有一天我听别人说他18岁的时候怎样,20岁的时候怎样?我当时很生气,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想到,40岁50岁能和18岁20岁比吗?那怎么不跟那些七八十岁还老当益壮的人比呢?我也才一下子明白自己不也是这样吗?还不喜欢听别人说?所以说后悔是无用的,老是你当年怎样勇也是没有用的。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如干点事儿,让今天的一切成为明天美好的回忆。

病人需要有自知之明,治疗者同样需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是很难的,我觉得现在有很多时候我也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只有当治疗的双方构成一个互相推动的系统,心理治疗才是生动活泼的。

第二部分

第九章  心理治疗技术性理念

态度

态度的两点基本要求:第一点是平等对待;第二点是尊重病人的独立自主性。

真的做到平等也不容易。有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站在好为人师的高度上对别人喋喋不休的讲道理,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这本身就不是平等的。讲道理,谁都会,但真正的做到呢?我个人感觉,如果做不到平等,就很难做到尊重对方的独立自主性。因为做不到平等就没办法尊重对方,至少不是完全的尊重。

不要做手电筒专门照别人,咱们也得倒过来照照自己。

多照照自己,多一些自知之明,少做一些自以为是的事儿。

自己摆进去。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需要别人理解,需要别人支持。

一辈子不断地觉察自己,磨炼自己,就是到老了也不见得毛病就能彻底改掉。

不断地在实践中觉察自己,完善自己。人这一辈子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