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中贵族,你所爱的明清瓷都在这里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福羲聊艺术

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斗彩葡萄纹杯

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拼斗,又复入窑炉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斗彩创于明成化年间,首先应用"斗彩"名称的是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

素三彩花果纹盘

素三彩:素三彩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彩瓷品种之一。素三彩以黄、绿、紫三色彩釉为主,没有红色,故谓"素三彩"。它的制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一次烧成。不限于黄、绿、紫三种颜色,还有黑、白等色。在明代正德年间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朝有新的发展,盛行一时。

五彩人物故事图盆

五彩:五彩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红、黄、绿、蓝、紫等多种彩料,按图案花纹饰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属釉上彩。清康熙时期,新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从而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以后五彩只作为仿古瓷而少量生产,因此亦称"古彩"。五彩线条硬朗、层次分明,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又没有粉彩的柔软感,故又叫"硬彩"。

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乾两朝。先在景德镇烧成瓷坯或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作珐琅,彩烧而成。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用进口珐琅料,雍正六年以后,宫廷自制珐琅彩料。乾隆珐琅彩画面受西洋画影响很大,亦有在彩地上用各种色彩绘上各式各样的织绵纹、丝绸纹等花纹,谓之"锦灰堆"。又在花纹中添绘各式缠枝花或其它图案画,称之为"锦上添花"。习惯上珐琅彩又被称为"古月轩",但"古月轩"与珐琅彩之名是否可以统一,目前尚未定论

粉彩百鹿尊

粉彩: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利用进口的金红,创烧了粉彩瓷。它的制作,一般是在素瓷上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炉烘烤。粉彩以雍正朝最著名,乾隆粉彩仍有很大发展。由于粉彩多为进口原料,其所施彩也属西洋艺术特色,故乾隆时粉彩又有"洋彩"之称。

广彩:雍正、乾隆、嘉庆时期生产的一种外销瓷,其素胎由景德镇烧制完成后,运往广州彩绘纹饰,制成后直接销往海外,故称"广彩"。广彩风格特殊,色调迎合西方人所好。雍正时制作精细,设色浅淡。尔后设色均趋浓艳。以西洋细腻的油画笔法绘出,富有立体感。

后加彩:在旧的瓷器上进行新加彩,再在低温炉中烘烧,充当当时的彩瓷,以抬高其经济价值,这种瓷器作伪的方法叫后加彩。自清康熙至民国初年,均有在旧器上后加彩的伪作。如在明代的白瓷盘或碗上后加彩;雍正、乾隆的白瓷上加珐琅。

豆青釉加彩笔筒

首都博物馆藏。竹筒形,隐圈足。釉色青中闪绿,画面以常见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为题材。题句为“截竹为筒”、“月缕无瑕玉,风弹不调琴”、“风过碧天摇凤尾,雨余幽润洛龙孙”。款为“丙子仲夏沐斋制”,丙子为乾隆二十一年。另有“翰墨”、“陶铸”、“赏心”、“芳铭”图章四方。其中“沐斋”、“陶铸”为唐英署款,底书红彩单方框“乾隆年制”4字双行篆书款。此笔筒用雕、塑、绘多种技法,造型别致。

斗彩鱼藻纹盖罐

首都博物馆藏。直口,短颈,丰肩,圈足,宝珠钮盖。盖面绘画鱼、虾、蟹及水草纹,腹部绘鱼藻纹。外底书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此时以金为着色剂的“洋红”取代了矾红,从而使康熙斗彩显得更加娇艳。

釉里红“福禄”纹四方瓶

首都博物馆藏。琮形,直口,方身,圈足。瓶身四面皆用红彩绘出葫芦、蝙蝠、祥云等纹饰。瓶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

青花云龙纹尊

首都博物馆藏。侈口,束颈,鼓腹下敛,圈足外撇。口沿下饰海水和如意云纹,腹部绘首尾相逐的两条雄浑威武的行龙。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造型秀美稳重。绘画细腻,纹饰生动自然,胎质精细洁白。

青花雉鸡牡丹纹盖罐

首都博物馆藏。直口、短颈、丰肩、收腹,平砂底,高圆盖,宝珠钮,亦称将军罐。盖面饰折枝桃、石榴、翠竹,颈部饰一圈变形莲瓣纹,腹部绘雉鸡牡丹图。雉鸡牡丹纹始见于明代嘉靖朝,康熙时期所绘牡丹花以夸张的手法将展开的花瓣分向两边,称为双犄牡丹。康熙青花借鉴中国水墨画中的“皴法”,同一蓝色中分出深浅不同的多种色调,素有“五彩青花”之称。

五彩花鸟纹洗

首都博物馆藏。折沿,曲腹,砂底,隐圈足。折沿上绘青花锦地开光花鸟图案,底心彩绘雏鸡、牡丹。内壁饰缠枝花卉,外壁饰勾枝花和4块“卍”字锦地纹。外底书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

青花驯马图盖罐

首都博物馆藏。小口,短颈,溜肩,腹微鼓下内敛,平砂底,平顶盖。盖顶绘山石,壁绘兰草。腹部描绘一幅驯马图:山石畔立拴马桩,二马摇头摆尾,作驯服状,驯马人洋洋得意,背手执马鞭而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青花双狮纹绣墩

首都博物馆藏。鼓形,用两道鼓钉纹将墩体分为3层。上层饰梅花锦纹,中层绘两组双狮戏绣球,间以贴模印铺首相隔;下层为寿山福海纹。墩面边缘有4朵对称的荷叶,中心镂雕反瓷牡丹。青花色泽为灰蓝色。

粉彩花卉纹印盒

首都博物馆藏。子母口,卧足。口沿及底边镶金,盒内施豆绿色釉,盒外壁在黄地上以红、绿、白、蓝、杏黄诸色绘番莲纹,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花叶纹饰花叶自然翻卷,色彩浓淡相宜。

釉里三色鹤鹿同春图橄榄瓶

釉里三色是指以青花、釉里红与豆青釉作画的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统称为“釉里三色”或“釉里三彩”。古代以仙鹤和鹿的寿命长,寓意吉祥,而出现于瓷器图案或绘画图案之中。

窑变釉石榴尊

首都博物馆藏。石榴形。花口,束颈,鼓腹,圈足。通体施窑变釉,底刻“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此尊以石榴造型,象征家族兴旺,多子多孙,吉祥幸福。火焰红的釉色和火焰青的釉色交融在一起,使器形与釉色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恰如一个成熟的石榴。

粉青釉梅瓶

首都博物馆藏。小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瓶身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仿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釉色,比影青略深,釉面匀细,造型优美。

霁红釉玉壶春瓶

首都博物馆藏。撇口,束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霁红釉,呈暗红,釉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气孔。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器型较前代厚重饱满。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

霁蓝釉小茶壶

直口,短颈,丰肩,鼓腹,矮圈足。器形扁平,盖顶有纽,里施白釉,外施霁蓝釉,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直口,长颈,丰肩,鼓腹,卧足。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款。通体绘9条4爪螭龙。釉里红呈色稳定,与青花相互衬托。深浅浓淡和谐,因其腹部浑圆呈球状,故称天球瓶。

此文由浪仔聊古玩撰写 fxpm666 欢迎各位藏友留言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