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家长参与多少合适?
过去常常是青春期孩子家长抱怨孩子难管,现在小学生爹娘也越来越难当了。好多作业都要家长检查签字,有的还把作业留在微信群里,得跟孩子交待;忙了一天,晚上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常常是又累又气。都说小学生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和独立性,那到底管多少合适呢?
这要从目标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说说。
如果家长们内心认同独立性的重要意义,那么要戒除短时间内孩子成绩优异的期待,因为被大人辅助的学生一般而言情况总会更好些。反过来。如果我们无法忍受老师的压力,非常希望孩子表现突出,日常学习主动性方面就得稍微打点折扣。
原因在于,每个人的自动自发性都需要一个空间,需要一定范围内的权力和弹性,小孩子的专注力本身也有待提高,所以发展过程中间会前进,也会后退。这时就会反应在学习成绩上有高有低。和那些只用服从家长安排就可以的同学比,当然不是那么稳定和优秀。
除了管理孩子学习要目标清晰,树立有舍有得的心理准备之外,在方法方面也可以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充分利用老师要求。
相对于十几年前的学校教育,现在老师确实会有更多安排要求家长参与进来,其中确实有不少很好的创意。
家长们可以认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时间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一方面加强亲子关系,另方面也可以树立学校和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如果确实有实际困难,以沟通为主,不要轻易在孩子们面前抱怨,或者单方面抵抗,把后面的麻烦让孩子来处理。
第二,防止参与过多
1.适当地关注学习习惯大于时时刻刻紧盯成绩。说适当的意思是要培养与小学生身份和年龄匹配的基本习惯,而不是每个方面都符合家长希望的刻板样子;同时小学生的成绩有太多其他因素,不应该成为大人孩子高度关注的东西。
2.“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真地只是一个口号。人们从来都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每个人的天生素质,后天环境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法整齐划一,不要徒增焦虑。
第三,关注综合效果所谓综合指两个方面。
一个是在孩子这边,学习成绩,日常习惯,身心健康,多角度考量,不要偏废。
另一个是从家庭整体看,有没因为教育理念或者操作方法,导致家庭关系发生变化。比如有的嫌管得严了,有得嫌光管孩子不顾大人了。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持续发展问题。
养孩子是个很长时间的事,小学才是刚刚开始。在这个阶段,无论大人孩子之间,还是两个大人之间,以及孩子和学校这一新环境之间,都需要磨合。这其中,开放的心态和充分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