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国风文创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办婚礼爱带这些动物,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2人  拾尚

办婚礼带动物?

你以为只有爱宠新人才会这样吗?

NONONO

早在上古时期

就有新人结婚带动物的现象啦!

不仅如此

这带上的动物还非得是指定款才行

否则

娘家人可是不让进门的哦

那么,究竟是何动物

能担当这份牵线搭桥的重任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写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说是一位男子爱上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于是跑到树林里打死了一只鹿,送给这位同样对他一往情深的姑娘,向她求婚。

结合闻一多先生在《诗经研究》中对《野有死麕》的推论:“上古盖用全鹿,后世苟简,乃变用皮耳”我们可知,在古代,鹿是古人婚礼中最早的吉祥物,但到了后来人们为了简便,就采用鹿皮作为彩礼。

那么,为什么选择鹿作为吉祥物呢?

据现代学者研究发现,早在远古时代,鹿就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因此,古人早有婚礼纳徵用鹿皮为贽的风俗,这除了鹿皮本身的珍贵实用之外,还与它繁衍子孙的象征意义有极大的关系。

大雁

从周代开始,古人婚礼就讲究“六礼”,从提亲到最终新人举办婚事当天,双方都要严格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六种礼节按部就班进行,而这大雁,就好似那媒婆的帮手,不仅出席了六礼中的五礼,还不遗余力地表达了对女方家的诚意。

那么,为何古人婚礼要带大雁呢?

答案就一个字——“吉”。

人们对婚礼的期待是相敬如宾,相携到老,而大雁正是这种和谐婚姻的最佳“代言人”。

根据观察,古人发现大雁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忠诚,配对后的大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其中一方不幸死亡,另一只会终身不娶或终身不嫁,更有甚者在配偶死亡后,会郁郁而终或当即自杀。

除此之外,大雁还是诚信有度的“绅士”。

首先,它们总是秋去春回,从未失期,从不失信。因此,带上大雁为礼,表示双方一定会恪守承诺。

其次,大雁飞行总是按照一定次序,虽然队伍时而会变为一字型,时而变更为人字形,但总是从容有序,从不错乱,因此,取雁为礼又有希望夫妻双方相敬如宾,家庭长幼有序的寓意。

不过,还有学者提出,以雁为礼还有调和阴阳,创造和谐的意义。因为大雁会随着气候变化在南北方之间往来,南对应阳,北对应阴,而男为阳,女为阴,取雁为礼能顺应阴阳,夫妻和睦。

三牲

三牲是三种动物,有大三牲和小三牲之别,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也有说法称小三牲是鸡、鸭、鱼。

在古人婚礼中,相比雁、鹿早在婚礼第一步就已经亮相相比,三牲可是姗姗来迟,直到婚礼进行到第四步——纳征时刻才出现。

纳征即正式下聘礼,是男方显示财力,表达诚意与尊重的重要时刻,而“三”在古代有“许多”之意,因此备上三牲表示男家食物丰沛,具备一定财力和养家糊口能力。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鹿还是大雁都已成为保护动物,难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别说是婚礼了,而聘礼送三牲的习俗则只在一些农村地区有所保留。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鹿还是雁还是三牲,都不及那些年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宠物。

对他们来说,让被视若家人的宠物参加婚礼,见证自己最重要也最幸福的时刻是更有意义的,这也是他们对于家人、亲情重视的表现。这种变化,何尝不是时代进步的一种反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