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理账户,做出合理决策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人杰地灵1

为什么有的人愿意花1000元买一个包,却不愿意花1000元给自己买个保险?

为什么拿着同样的工资,有的人喜欢用来消费?有的人喜欢用来学习? 

除了每个人的认知思维不一样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看一个小小情景。
情景1:你提前花了500块钱买了演唱会的门票,结果到场发现门票丢了,如果还想听演唱会就得再花500元购买门票,那么你会再买一张吗?

情景2:同样的500块钱门票,这次没有提前买票,而是到现场再买,但是到现场你发现500块的购物卡丢了,这时你还会花500块钱买演唱会的门票吗?

上面这个场景就涉及刘润《五分钟商学院》讲的“心理账户”这小节课。

那什么是心理账户呢?心理账户就是我们每个人脑中都会有一个账户,我们会把客观等价的支出和收益,把同样的钱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账户里。

主要的心理学账户有零钱账户、情感维系账户和意外所得账户。

一、意外所得账户。人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靠运气意外所得的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比如你意外捡到500元,就可有能去买平时我们想买而不舍得买的东西。对于这种意外所得,我们总是抱着慷慨大方的心态,就是我们常说的:来得容易去得快。

二、情感维系账户。你想给自己买件1500元的高档衣服,但就是一直舍不得买。结果你太太送给你了,你就非常高兴。虽然你明知这个钱也是你们的共同的财富,但感觉似乎就是没那么肉疼。

第三,零钱账户。如果你口袋里有张100元的钞票,你是不是挺不想把它破开的?因为一旦破开,钱很快就花完了。为什么?因为它们是“零钱”。在我们的心理账户里面,零钱就是用来乱花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指缝大的人,漏财。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情景,在我们心里,500元的演唱会门票和和500元的购物卡意义是不一样的。演唱会门票是一个账户,购物卡是另一个账户,两个账户不相通。前者代表娱乐预算,当你掉了500元的门票时,再重新买一张你就会觉得是花了1000元钱看了一场仅值500元的演唱会,心理感觉不值得。后者是购物卡,虽然它丢了,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娱乐预算,我们仍可以继续花钱买票听演唱会。尽管二者实质上丢的都是500元钱,但却导致我们不一样的消费决定。

所以改变一笔钱的心理账户的位置,就可以影响并改变我们的消费态度。但是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我们要知道其实钱是等价的,我们不应该把同样的钱打上不同的标签,了解心理账户可以为我们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