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圣迭尔失败者概述要点
1.故事体裁2.人物情节3.自然环境4.社会环境5.客观真理
故事题裁
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性格的最后总结。贫穷而又不走运的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打不败的失败者”,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像精灵一样铮铮依附在桑提亚哥这一人物形象之上。
人物情节(文本意识)
李继宏译本P94 D2 “你很容易就被打败了,他想。我从前倒是不知道你这么容易被打败。也不知道什么能打败你,他想。”
P97-98 倒数第一段 “他们把我打败了,马诺林,”他说,“他们真的把我打败了。”
“他没有打败你。那条鱼没有。”
“是的。确实没有。我是后来才被打败的。”
此段可引申为老人与鲨鱼搏斗最终结果的辩词,正方在一定程度上会以老人在海上搏斗为事例来说明老人在精神上胜利,但是在小说原文中老人的心理和语言活动充分承认了在之前的搏斗过程中他是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迎接鲨鱼的挑战的,换一句话说,老人最多只是与大马林鱼搏斗中收获了成果,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他依然是无法自保却最终击退鲨鱼的失败者。
自然环境
P3 船帆用面粉袋打了补丁,卷起来宛如象征永久失败的旗帜。
个人认为这是小说的自然环境代表的一处隐喻。
P77 这时老人的头脑清醒又好用,他充满了决心,但希望却很渺茫。
老人从未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去迎接鲨鱼。
P31 他抓住勒在后背的钓索,看着它斜斜地插进水里,而小船稳稳地朝西北方向前进。
这会让他丧命的,老人想。他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但四个小时过去了,那鱼仍然稳稳地拖着小船向外海游去,老人仍然牢牢地抓着从他后背绕过的钓索。
老人个人力量微薄,处处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限制,透出失败者的特征。
小结:诸如此类的情节要继续在原文中寻找,并用简短有力的语言概括,特别要从老人的行为得出结论,进而反驳精神主宰一切的论点。
社会环境
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中,连系CONNECTION与归属感BELONGING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因素。
我认为小说中的社会环境虽然笔墨涉及较浅,而自然环境描写浓墨重彩,这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一种实践与升华。换个角度理解,老人远离社会环境,进而远洋航海,是一个人类个体与社会环境脱节的一种表现,它不仅为了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进一步表达人类的脆弱性和缺憾性。
为了凸显老人的硬汉特征,而淡化失败者形象,作者有意将小男孩与老人的社会连系关系一笔带过。原文中的老人一遍遍念叨着小男孩的名字,应该寓意着老人在海上孤立无援,在现实生活中格格不入的形象。
这些都进一步证明老人其实是脆弱的,是一个普通的渔夫,是一个在尝试与自然抗
争却又失败的失败者。
5.客观真理
我摘选了一些话。
艾青诗选:“悲剧是善与恶相斗争时,善的一面失败时才产生的。”
“悲剧是人生充满了严肃,悲剧使人的情感圣洁化。”
悲剧超越了他的失败,升华了存在的意义,失败后的言语与行为又折射出海明威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
我想到了一些正方可能会辩驳的点
由老人与鲨鱼抗争的现象代入勇敢精神,进行老人是胜利者的叙述。
以偏概全,不要把精神当作魔术的外衣,我觉得老人与鲨鱼抗争的动机很难判定,我可以把它理解成老人被动的行为机制,我甚至也可以认为老人只是在面临死亡时作出了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一切的表象都是人类本能反应根植在老人基因的体现。
老人成功把大马林鱼带回了海港,这是他胜利的象征。
老人并没有满载而归,只剩骨架是捕鱼失败的结果。举个例子,一个商人把一斤奶粉勾兑了十斤水,这样的产物不能算是牛奶。
老人具备的某某精神其实是读者给他贴上的诸多标签,是个人一厢情愿的主观言论,我觉得这个可以成为一个反驳的点。
大概就这样了,这是我想到的一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