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阅读笔记1

2024-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先主山下梁波涛

意外中发现,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在2021年已经加入了书架,这两天接着读了下去。

史铁生的作品,在师范时候已经读过。

只不过那时候,觉得他太过苦难,心理上有些无法承受,所以读了一些之后,就放弃了。

在去年春天的时候,丫头学校的老师推荐史铁生作品,又为丫头买回来一套作品。

再次捧着读,依旧没有读下去,还觉得太过苦难,不忍再读。

那时候衣不解带地陪在父亲身边,也无暇读书,也就放下了。


如今,在父亲离开半年之后,再次打开这本书,居然可以接受他的苦难。

可能是因为父亲带给我的疼痛也是如此苦难吧,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接受字里行间隐藏着的苦难,以及成长中的一些淘气,还有快乐。

每每是深夜时分,他的文字在灯光下滚动,加上声音的传递,也是每每能够让我泪湿,或者微笑。

这深深让我感受到,无论是苦难还是快乐,只要是能够在心里产生波动的,不过岁月如何,依然是能够打动人心的。

那些和家人相处的的时光,那些和伙伴相处的时光,穿越了重重叠叠的日子,抵达我的眼前,抵达我的耳边,抵达我的心里,让我跟着去度过那一段段或长或短的过往。


想起之前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读《秋天的怀念》的课文,我把自己读得喉头哽咽,泪流满面。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能够触发我的泪点。

那个时候,父亲在医院住着,文字里的绝望,挣扎,悲痛,无奈,都深深令我有了深深的同感。

孩子们看着我的失态,有的嬉笑,有的惊讶,停下来,缓冲一下,抚平自己的情绪,接着往下读。

如今想来,孩子们太小,无法感知苦难,也无法理解重大疾病到来时那种无奈又绝望的心情。

想起来一个句子:到泰山不看日出,就是白去了。

想到这本书,就想说:不读史铁生,不足以谈苦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