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108|不思进取蘧公孙
【原著解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47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您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长期欢迎】
要说这女儿就是听话,从此后鲁小姐的床头桌尾、梳妆台边,摆的都是科举文章,小说上说她“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蝇头细批好理解,丹黄是指古代点校书籍时用朱笔书写、遇错字涂以雌黄,于是称丹砂和雌黄为丹黄,借指在书上涂涂抹抹、批批改改。
鲁小姐既然对八股文这么在行,自然对诗词歌赋不屑一顾,正眼儿也不看。鲁家虽然有几本《千家诗》《解学士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但都是留给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去看,“闲暇也教他诌几句诗,以为笑话”,根本就是当作闲书。
读者可以注意到这几本书。《千家诗》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是我国旧时的启蒙诗歌选本,选入唐宋至明代的名家名篇122人、226首,这个只是一般启蒙读本,谈不上特别。
《解学士诗》是什么呢? 解学士是指江西吉水的解缙,明代第一大才子,《永乐大典》主编。但这书应该不是解缙诗集,应该大概率是讲述解缙好学能诗的一种话本或通俗读物,其中讲到解缙通过对诗被尚书招为女婿的故事。
《东坡小妹诗话》应是《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情节正好后面鲁小姐与蘧公孙的情节类似。这几本书也是后面情节的伏笔。
话说蘧公孙来到鲁府,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让鲁小姐也觉得开心,她满心以为蘧公孙肯定科举考公准备多年、不久即将是少年进士。但蘧公孙住进来十多天,老婆房里“满架都是文章”,蘧公孙却毫不在意。鲁小姐心想,你一个读书人居然对这些不在意,那估计是早就烂熟于胸。鲁小姐又想,也许是老公新婚燕尔、夜夜贪欢,还没心事琢磨这些呢。她浑然不知蘧公孙其实是不思进取,对科举考公没兴趣。
再过几日,鲁小姐看到见蘧公孙赴宴回家,袖里带回一本诗,晚上在灯下吟哦。想必他也知道鲁小姐是有文化的人,还拉着她同坐同看。这时鲁小姐肯定觉得这蘧公孙学习不刻苦,尽琢磨些杂学,但毕竟两人刚刚相处,女孩子觉得害羞,不好多说啥,只好勉强自己陪着看了一个时辰,然后睡觉。
直到第二天,鲁小姐实在忍不住了,她知道蘧公孙在前边书房里,于是取红纸一条写下题目“身修而后家齐”,然后叫采苹送给蘧公孙,还让采苹告诉蘧公孙这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字”。蘧公孙当然是对八股文兴趣的,接过红纸条付诸一笑,说自己对这种事情并不在行,又说自己刚来还未满月,要做就做点雅事,像八股文这种俗事,真不耐烦做呢。蘧公孙觉得,这么说话已经很给面子了,却不知道犯了鲁小姐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