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简村拾贝

罗静:教育总会有办法

2022-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hd小微笑

今天,我终于把罗静老师的《教育总会有办法》这本书看完了。作者罗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博士后。

这本书囊括了0~7岁孩子教养过程的大事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儿童早期教育中父母关注的常见热点问题,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套实际有效的概念和做法,并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案例、问题说明,让父母可以灵活运用,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

还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入手,解读了不同的家庭关系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各自顺畅运转的规律,包括夫妻矛盾解读、为二胎家庭支招等。

此外,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内向及语言发育迟缓、入园焦虑等比较棘手的一些儿童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如何应对,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方法。书中对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念根据讲解的清晰易懂,是送给新手父母最实用的早教书。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磨蹭。

其实,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很多时候他们做功课、做家务会比成人效率低,速度慢,并非因为拖拉,而是能力有限。

特别是男孩子,他们是不能同时处理多个信息的,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所以罗老师给我们提议到,第一,我们不能同时给男孩布置很多项任务,第二我们不能用很快的语速和男孩子说很多话。

难怪我每次对儿子说话,他嘴上虽然答应着说好,但是却不去执行。或许他压根就没听清楚我在说什么。

针对儿子最近总打人,捏人的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可能就是我忽略了儿子,对他平时提的需求不够敏感。作为父母,首先要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真正用心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他能会因为什么发脾气。

此外,还要教会孩子表达情绪的其他方法。比如“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生气,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想做什么吗?”或许说“宝贝,如果你真的很难过又不想现在说,那我建议你去那个房间待一会,等你不想哭的时候或者不想打的时候,再出来告诉我你怎么了好吗?”还可以说“你打其他小朋友或者打我的时候,我会很难过,我也很愤怒,如果我也打你,你会怎么想呢?”

因为定向思维,我平时说话都是打击孩子,导致矛盾越来越深。虽然知道很多道理,但一旦面对具体的事情,一下子就想不起来,还是会用原来野蛮的方法来解决。所以,这几句话我必须记下来,才能学以致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多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逼孩子打招呼。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出去,遇到熟人,我们总会对孩子说:“快喊**好!”孩子总是不愿意开口,我们会烦躁地说:“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太不听话了。”

其实,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还可以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来培养。

在育儿这条路上,父母不成长,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快乐,我们要做快乐的父母,但快乐的前提是我们在育儿路上不断地成长和精进。

写于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